第八百四十九章 徐阶为什么杀人

不良帝后 水上尘 2374 字 2024-05-18

他们都是科举出身的,学文都好,在翰林院,也没什么事,所以就办诗会呗。

李大观道:“我没时间,我多忙啊。”

他已经不在翰林院了,他已经考试合格,分到六部去做主事了,不过是经常忙里偷闲来翰林院找宋涵佩。

杨慎看向宋涵佩:“那看来韩大人也很忙。“

韩澈也已经分配了,只有他们两个闲人。

宋涵佩也想早点从翰林院走出去,分到六部九卿,哪里都比翰林院实在多。

他感慨道:“想去刑部,眼下徐阶这个案子,不知道最后会怎么判,如果我在刑部,能参与其中,虽然也纠结,但是会痛快很多。”

“不用听别人说了。”

大世家的两个子弟,堂弟被堂哥给杀了,这个案子,现在是朝野上最轰动的事情。

杨慎认识徐阶,比他年纪小个两三岁,也是个有才华的人啊。

杨慎道:“他设计谋杀堂哥的事,肯定是跑不了了,死不死的,要看朝廷怎么判,但是不管是死不死,这人前途都没了,好可惜。”

徐阶学问好,之前宋涵佩也跟徐阶有过一面之缘,印象还不错。

但是已经犯了法,宋涵佩就没感觉了。

杨慎是世家子弟,他可不是,他就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的,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

杨慎道:“也不能说可惜,应该说,能买凶杀人的人,幸好早查出来,不然让他做官,岂不是要危害一方?”

杨慎点头。

宋涵佩想了想道:“对了杨大人,您认识的人多,知道徐阶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我现在最好奇的就是他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堂兄?为了分家产吗?”

这个话题李大观也感兴趣,吃了一嘴油的看着杨慎:“是啊,他为了什么呢?他们那种家庭出身的人,还缺钱吗?”

杨慎对徐阶的了解多一点。

徐阶的父亲去世的很早,是徐家老太爷,徐怀礼带大的。

徐怀礼曾任徐州知府,后来身体不好,就致仕回家了,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是参与了河提的贪墨案子,但是他是身不由己,买通了当时皇帝身边的太监,保住一命,赶紧就致仕。

从此不再涉及官场,一心教养儿孙。

小昭昭,还是喜欢听朝堂上的故事,这不随便勾勾手指,她就会上钩。

主动把孩子送过来,还要跟她说话。

不过当天李昭不放心十月,匆匆赶回来了。

俆邺的死,杨厚照可是亲眼看见的。

绝对不是刘良女所为,更不是韩澈,是楼上可以藏人的女儿墙后,射下来一支箭。

后来那个人已经被锦衣卫的人抓到了。

确认过身份,是个杀手。

后来又对徐家下人一顿审问,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徐阶指使的。

这俆邺和徐阶都是徐家第三代。

两个人相比较,俆邺虽然好风月,但是性格开朗出手大方,认识许多的朋友,好像跟那些豪门公子关系都不错。

徐阶为人就刻板很多,学问更好,但是性格有些内向,所以不如俆邺受欢迎。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徐家的子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生活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而且大世家的人,都是抱团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子弟之间都是相互扶持的多,相互残杀的少之又少。

所以徐阶这个十分少见。

杨厚照得到的消息就是这么多,他也不知道徐阶为什么要杀了俆邺。

不过他眼珠一转道:“阿昭真的想知道?”

李昭好气又好笑:“怎么,万岁爷不想告诉臣妾了?”

杨厚照抱起孩子转过身,顿了下又蓦然回头;“今晚掌灯之后,老地方不见不散。”

说完,抛了个媚眼,抱着孩子就走了。

李昭:“……”

这是要勾引她呢,他们两个,到底哪里是老地方啊?

小皇帝一定是得偿所愿了不多提。

说翰林院的荷花池旁,凉亭里,围坐着三个人。

他们三个,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食盒。

其中一个打开,里面有卤鸡腿,紫菜汤,还有一个清炒小菜,很素搭配,有干有稀,色香味俱全,看着特意有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