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问道:“看清了吗?”
秦姑姑摇摇头。
李昭道:“看不看清咱们也少跟她接触,万一真是她,她认识咱们。”
李昭和许小珊在太后面前见过面,还是一个屋子住的。
至于秦姑姑,是管他们的,肯定都认得。
他们不是怕许小珊,而是李昭做了皇后许小珊肯定知道,现在如果在这里看见,皇后出门做买卖了,让许小珊怎么想?
最主要怕她到处说,那让天下百姓怎么想?
这对李昭很不利。
秦姑姑拉着李昭道:“那咱们快进屋吧。”
李昭跟着秦姑姑的脚步,可是顾虑并没有减少,两家对门,这么近,以后怎么可能遇不到呢?
对面那个就是许小珊,就在李昭和秦姑姑转身之际,她也正好回头,见附近有不少人出来看,她这是新店开张,想着什么,跟丈夫说:“我拿些糖糕给邻居们送一些。”
他的丈夫姓苟,长得一表人才,方才力工在上匾额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看着了,听着许小珊这么说,对着许小珊一笑,不过笑容意味深长,然后点点头:“去吧。”
许小珊说了声是,回屋拎着事先准备好糕点就出门了。
方才她一晃而过,感觉看见了秦姑姑,那个在宫里相识过的女人。
进宫之前和之后的生活,对她来说就是冰火两重天,那几天在储秀宫的日子,是她幸福人生的结尾,出宫之后就全是悲剧。
所以宫里面的人,她记忆很深刻。
秦姑姑长得不丑,瓜子脸,眼睛细长还是双眼皮,但是不爱笑,天天耷拉着眼皮像是别人欠她钱,这样的人她印象就更深刻了。
到底是不是?
秦姑姑年纪也不小了,按理说出宫来有可能的,许小珊就抱着这样的心态,拎着小筐到了报馆。
入眼一看,全是男人,她脸上不由得羞涩非常,赶紧正了正头顶上的红花,然后道:“街坊大哥们,大家辛苦了,我是对面新开的食肆铺子的,初来乍到,请大哥们多多关照。”
说完就径自走进来了。
她身材跟别的女人不同,胸前鼓鼓的,红色的小袄感觉都要爆开,屋里的男人先是都愣了。
后来宋涵佩几人忙红着脸低下头,他们是读圣贤书的,圣人曰非礼勿视,所以他们都不会看,但是也正因为圣人觉得这是非礼,几个人对许小珊的印象都不好了。
李昭刻意的咳嗽一声。
几个人吓了一跳。
回头看李昭眯着眼睛,王嫂子下意识的捂着脸,笑容有些尴尬。
他们之中有一个是张家米铺的肖氏。
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机灵,反正比旁人机灵,忙道:“娘子出门啊?”
李昭摇头道:“不出门,就是仿佛听见有人在背后说我坏话,我出来看看。”
王嫂子提高声音道:“我们可没说你啊,这回没说你,你可别冤枉好人。”
就是往回说的是他。
李昭眼睛一斜,带着警告。
肖氏道:“真的没说娘子,王嫂子这回说的是对面那位。”
王嫂子一愣,后看着肖氏不满道:“什么叫我说的,你没说?”
肖氏显然比王嫂子机灵些,也不理她这个话,回头看向李昭道:“李娘子,之前咱们是有误会,我们不了解你的为人,现在都知道,你比谁都好,所以没人说你,你可千万别多心。”
李昭确实不多心,她向来都是我行我素,这些女人有什么想法本来她也不在意,反正听到了就打,没听到就算了。
所以肖氏带着求和的态度她也没理。
只道:“我家虽然是报社,但是报社可不是扯闲话的地方,你们可以骂人,只要不骂我我就不会管,但是不能站在我家门口说三道四,不然旁人还以为我跟你们一起的呢。
走吧,别来了。”
她语气非常嫌弃。
肖氏笑的十分尴尬。
为什么来李昭家门口,一个是看得清,二一个她们住的近啊,她和李昭就隔着三家,几个人四面八方一说话,说着说着就凑一起了。
王嫂子那边不高兴了,道:“咱们走,我还不愿意看她呢。”
她挨过打当然不愿意看,她先走了,肖氏等人跟李昭做了别才走。
人一走,秦姑姑嘴角漏出不可思议的笑容道:“还有学乖的。”
李昭回头道:“我也不惹她们,时间久了自然知道我什么人品,再说我也没啥理由了吧?
倒是老秦女士,你不是说她们说我又换人了吗?我怎么感觉骂的不是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