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只抢海域附近的钱财,抢完了就回去了,又不会来中原,说到底是个跳梁小丑,有必要专门建立一支海军跟跳梁小丑打?”
可是也有来自沿海的官员或者有着悲天悯人胸怀的善良人士:“如果这样的跳梁小丑国家都收拾不了?那反而是更可悲的。
而且沿海人民不是王朝的子民?都是中国人……”
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众说纷纭。
再说两艘船丢不丢人?
国家那么多大,就两艘船,当然丢人,但是让皇上只能建造两艘船的人,更丢人。
于是有志之士开始为海军募捐,还真凑了几万两银子出来。
钱是少了些,但是有这募捐,起码海军还没建立起来,名声已经大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这让杨厚照明白一件事,干正经事不怕困难多,就怕眼高手低不去干,他现在对这支军队的成功充满信心。
把银子全部都交给兵部和工部,造船造武器,募兵招帅一个都不能少。
比起开头的艰辛但也干劲十足,后面沿海人民对军队的支持才是让杨厚照意外的。
募兵的时候沿海人民听闻皇上要保护他们的家园,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商人闻到了“利益的味道”,也心甘情愿花了不少钱。
只为了支持建立海军,只为了支持解除海禁,只是希望国家富强昌盛。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政令刚下,质疑的声音还是很多。
京城有“四水镇”之说,东南泡子河,西南太平湖,东北后海,西北积水潭,各据一隅,而以积水潭最为有名,因为有座古刹叫净业寺,所以又名净业湖。
净业湖虽是洗马的地方,但北通玉泉,南达三海,源头活泼,所以湖水澄净,夏天不生蚊蚋。
沿湖长柳披拂,湖中红白荷花,一望无际,是个避暑的好地方。有钱的内监,多在沿湖构筑别业,最有名的一座是弘治年间,势倾一时的大珰李广所建,还造了一座桥就名李广桥。
在李广桥之前有座座别院,其实是各地藩王的自留院,藩王无奉召不得离开封地,但是偶尔年节会进京,所以在京城都有住处。
皇帝为了不给藩王在提供院子,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买房了。
别院的第二家中,此时那昏暗的客厅,正在进行一番对话。
李阳东有图纸这句话也同样振奋了杨厚照。
杨廷和想了想,又提出一个问题:“图纸有了,就能造船了吗?还有兵呢?”
杨厚照:“……”
他用幽怨的目光看着自己的老师,这个老师是专门给他拆台的吧?
杨廷和:“……”
他渐渐抬起了头,真的不是他要拆台,是国家真的没有钱啊。
李阳东这时道:“皇上,欲速则不达,但是已经有了目标就好说了,容臣等从长计议。”
这次没有一口回绝,而且看李阳东认真的样子,杨厚照相信自己已经说到他的内心深处了。
这个“神童”他是要做点什么的人。
杨厚照点点头:“早些决议出来。”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差钱。
税改刚刚开始,钱还没收上来呢。
但是杨厚照年初要修建行宫,不是拨款了二十万两银子?
李昭记得那银子,等杨厚照回来的时候说没谈成,差钱,她就提到了那二十万两银子。
不修行宫来增加国防,皇帝如果能如此为国家着想,不愁国家不强。
杨厚照现在不修新房子了,所以对那些钱也没什么留恋的。
他盘算一下:“可是二十万两银子,能制造几艘船啊?”
这个物价李昭不会算。
她只知道郑和传记的记载中,宝船个头很大。
但是她也知道,历史写的很明白,宝船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宣扬国威用的,大,花费巨大,当年税收可能全部花在船上了,所以才让后来人对航海深恶痛绝,因为那是要花钱的,大把大把的钱啊。
所以到底船要花费多少,还要加上那些宝贝,只算船的话,就算不出来。
而要建造的海军军舰,个头上肯定不能输给宝船,要建造成“古老版海上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