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一个人坐在书房中看书,秦姑姑倒茶来,却觉得她心不在焉。
秦姑姑放下茶碗道:“娘娘,有心事啊?王聘婷不都走了么?还有什么烦恼?“
在秦姑姑眼里,情敌,就是全部了。
其实有时候这种想法也挺好的,起码单纯。
李昭道:“我心生不宁啊,感觉要出事。”
秦姑姑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李昭没有骗她,她还是在担心文官弹劾八虎的事,她费尽心机,设计了马永成,杨宁,刘健,她以为事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杨厚照说想把那些人的嘴缝上。
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也就是说,文官如果一直上折子的话,杨厚照肯定会不耐烦。
所以这奏折,就是刘健走后的余浪,别小看余浪,钱塘江涨潮的时候,一个小浪花也能拍死人。
李昭想了想,没说话。
杨厚照问道:“阿昭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朕怎么看你欲言又止呢?”
因为在历史中,刘健杨宁很多人都致仕了,没致仕的文官没人保护。后来赵瑾上台了,他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排除异己,把弹劾过他的人全部收监下狱,运气好一点的流放贬职,赶出朝廷,所以之后朝廷就再也没有弹劾赵瑾的声音了,因为都被赵瑾打压了。
可是这一次,只走了刘健和崔静业,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赵瑾没有上位。
赵瑾没上位,看似是好事,但这些人就没人清理,都在呢,感觉要乱政。
李昭想了想道:“万岁爷,臣妾感觉这件事要没完没了,但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有什么办法能把事情化解,不要再出现什么致仕的事了,大家都安安心心的给民出力,为百姓谋福不好吗?”
杨厚照道:“阿昭你就是善良天真,现在不是朕跟他们争啊,朕说不追求了,他们咬着不放啊。”
也是,其实这件事最好的收场就是谁也不提了。
不然历史中,真的是赵瑾在清算这些人,死伤多少?国家培养出来一个人才容易吗?就都阵亡在口舌之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