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姑姑看向李昭,还是娘娘了解万岁爷。
李昭笑着,心想我还是要把杨厚照劝过来,道:“万岁爷,如果刘健一人致仕,您已经让步,是他刘健不识好歹,但是如果人多起来,咱们会有苦难言,常言道寡不敌众,打架是这样,朝堂上也是这样,一人走是他的问题,许多人走,就算是万岁爷没有问题,外面看到的还是万岁爷的问题啊。”
杨厚照蹙眉道:“这就奇怪了,阿昭,你之前也说,天下是咱们家,内阁辅臣为了八个奴才大动干戈,是他们不懂事,吃相难看,是想控制朕,朕想通了,朕还看不上他们呢,怎么你还来劝朕再次让步?”
李昭:“……”
她抬头摸摸自己的脸,有点疼。
后一笑道:“万岁爷说的好让人心凉,臣妾跟您是一家的,当然是向着呢,是想这件事越早压下去越好,不然剩下的七位公公不也提心吊胆的,还担着骂名。”
奴才们近来是都不怎么活泼了。
杨厚照歪头道:“那你有什么主意,朕总不能给杨宁下诏吧?”
李昭道:“既然杨宁能受妻子影响,那咱们何不从她妻子或者家人身上下手,让他留下来。”
杨厚照问道:“那你说他家人有什么软肋?”
“查呀。”
杨厚照冷冷一笑。
李昭歪头笑盈盈的看着他,但是眸子有点冷。
杨厚照:“……”
他道:“朕不是跟你使脸色,你自己想想你方才说的话,不知道杨宁家人的特点,还得查,朕堂堂一国之君,为了挽留一个大臣,还得去查他的家人,做这种小动作,你说他是多大的人才?值得朕这样做,合适吗?”
少年好看的眸子里写满询问的认真,是从未有过的正经。
李昭:“……”
她喃喃道:“万岁爷觉得掉价。”
杨厚照一拍桌子:“太掉价了。”
然后笑道:“阿昭你不用操心了,他要走就走吧,正好朕有个入阁的人选,他走了给好人让地方。”
何氏又一身正义的样子,杨宁也说不过何氏,于是只能气的在原地跺脚。
何氏见他脸上的青筋都在颤抖,却无话可说,知道他已经焦头烂额,问道:“附议,您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杨宁将床上的枕头扔在地上,吼道:“我同意,我同意,附议,这总行了吧!”
天一天比一天热了,阳光白灼的无法直视,大地一片炙热,但是宫殿里有冰,还有排风的设备,十分清爽。
这种情况下,脚上像是长了轱辘一样的杨厚照都不走了,就大殿里领着内侍玩投壶。
李昭在旁边看着,忽见帘子处秦姑姑给她打手势。
此时正是杨厚照背投的时候,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箭矢上,并没有看向别处。
李昭悄悄从他身侧绕过去,然后到了门里。
秦姑姑帮她掀了帘子,李昭出去,二人十分默契的走到院子里的长廊下站定。
李昭先问道:“可是张公公那边有消息了?”
秦姑姑道:“还是娘娘您警醒,不然赵瑾都放弃那边动静了,谁能想到杨大人现在正琢磨了附议刘大人致仕的折子呢?”
“真的要附议?”
昨天秦姑姑把从张永那里听来的消息告诉李昭。
李昭就感觉问题出在杨宁的妻子身上,多少个事实都证明了,做人不要小看女人,女人就更不能小看女人。
于是她让秦姑姑说服张永继续观察,这一晚上,张永还真探到了杨宁和何氏吵架的那一段。
杨宁已经答应附议了。
秦姑姑给了肯定答案之后神色都紧张起来,问道:“娘娘,那咱们做的那些是不是都白做了?最后万岁爷拗不过内阁,还是会让张公公他们走吗?”
李昭暗暗摇头,杨厚照已经把人留下来,再送走,帝王的尊严往哪里放?
张永等人已经安全了,最坏的结果就是跟历史上一样,被骂昏君,所以现在的任务是要帮杨厚照争取留个好名声。
而这个好名声,杨宁如果此次跟着刘健一起致仕,虽然没有历史上那么严重,但逼走两位内阁辅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
李昭拍着秦姑姑的肩膀道:“不是打算附议,还没上折子吗?咱们还有时间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