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二雪前耻(一)

不良帝后 水上尘 2395 字 2024-05-18

拜什么佛会让他这么兴奋?

他也不信佛啊。

李昭心想,我不应该去,她不甘心的提议:“上午时间正好,不然咱们先说会话,下午再去行不行?”

这么推一推,李昭觉得杨厚照后面可能就忘了。

杨厚照摇头。

“不行。”

李昭心想我不能因为成亲就被他吃的死死的吧?

她又试探着道:“那如果我一定一定不去呢?”

杨厚照呵呵笑,从怀里拿出一沓银票:“朕提前换好的,都给你。”

李昭:“……”

……………………

在皇城花园附近有一角,有个叫做玲珑阁的建筑。

那是一个小院子,比清宁宫小得多,不应该跟清宁宫比,是宫里的宫殿都比它大,它不过是一个面朝正东的三合院。

杨厚照带李昭来的地方就是玲珑阁。

路过香风阵阵的花园,轿撵停下来,杨厚照让下人全都在大门口守着。

然后牵着李昭的手:“就是这了,走,朕带你看好玩的。”

李昭的好奇心被这清冷的院子勾起,跟着杨厚照进了院里。

这院子就着地势而建,南边地势高,只有一层,背面地势低,就了二层回廊。

其余斗拱飞檐就和别的屋子差不多了,不过瓦当是莲花。

已进入院子里,檀香阵阵扑鼻而来,掩盖住了花香,好在真的跟佛祖有关。

李昭好奇的看向杨厚照,那等待的目光,是在瞪着他介绍。

杨厚照在十六岁的时候来过这里,那时候还是他爹派来的太监和宫女引路呢。

因为是十分新奇的地方,所以他刻骨铭心。

欢喜佛就供奉在南边的屋子里。

杨厚照指着那门口:“有个老太监,听见咱们的声音,一会准出来。”

杨厚照好面子,他和李昭新婚燕尔,彼此了解还不够,所以那方面,总是不能“水到渠成”

而且杨厚照是皇帝,平日里被人奉承恭维多了,就难得能体谅人。

赵瑾已经猜到了勇猛的杨厚照肯定是在床上不管不顾,所以皇后没有“前戏”不投入,杨厚照便不能尽兴。

但是皇上从来都没错,错的一定是皇后。

赵瑾。

钟鼓司的掌印太监。

王朝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为皇帝裁决大政、批阅奏章的主要助手,可说是二十四衙门的实际首脑。

钟鼓司不过掌管朝参的鸣钟击鼓,以及宫内消闲取乐的杂戏而已。

实在不起眼。

赵瑾本来是陕西兴平人,本姓很怪,是“淡薄”的“淡”。

在景泰年间净身入宫,投到一个刘太监门下,因而改为姓刘。

他以前是伺候宪宗的,宪宗颇好声色。

这赵瑾在成化年间领教坊司,官妓都归他管,所以就投了宪宗的好,宪宗少不得他。

宪宗之崩是因为多吃了壮阳的“金石药”之故,在当时赵瑾当然也要负责任,所以孝宗继位,就把赵瑾撵到天寿山给宪宗的茂陵去“司香”。

同时孝宗的私生活很谨慎,也用不着赵瑾这样的人,赵瑾当时就一直荒废着。

及至杨厚照渐长,生性贪玩,而赵瑾在这方面门路精通,所以太子听说了这么个人,就把赵瑾调回宫中,掌管钟鼓司。

赵瑾经常从民间物色到各式各样杂耍的好手,盘杠子、三上吊、猴儿骑羊、大锯活人等新奇花样,层出不穷。

没有李昭之前,杨厚照被赵瑾哄得没有他都吃不下饭。

所以说杨厚照对其他七虎是自小的感情,那么对赵瑾,就是知己式的依赖。

方才赵瑾话语里半遮半掩,但是杨厚照已经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可不是,他和李昭不怎么和谐啊,这个问题绝对不在于他,是李昭初成雨露,不得精髓,确实应该好好练习一下。

杨厚照又想,但是阿昭是读史记的人,那么认真的读,拿了什么素女心经给她看,阿昭会不会觉得书本不正经,然后就以为他不是正经人啊?

杨厚照摆摆手。

后眼睛一亮。

他勾勾手叫赵瑾贴近了,赵瑾立即将耳朵附上去。

“你有没有什么招数,能让朕帮着娘娘精进?行动就行,不用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