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李青云的经济哲学

青云仕途 黄杉公子 2296 字 2024-05-18

“比如说你的这个棉纺厂吧。它现在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利润有保证,而且也不用压货,这都是规模小的优势。一旦你扩大生产,招工是个麻烦吧?压货是个麻烦把?另外,你可别忘了,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环境!”

看着陈德生一脸懵圈的样子,李青云一五一十的解释道:“棉纺厂这种纺织企业的污染程度,一直是很高的。你的这个厂子,在开设之处,就搞了一个排污系统。这一点,是很值得赞赏的。”

李青云话锋一转道:“但是,你们厂里现有的排污系统,所能满足的生产力是固定的。一旦超过了这个界限,排污系统所能起到的作用,就相当有限了。到时候,生产是扩大了,但是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

“经济学上,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附加值之间,是有一个比例的。超过了这个比例,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你的棉纺厂规模扩大三倍,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但是,你这个厂子规模的扩大,给咱们莲花乡这青山绿水造成的污染,可能远不止三倍。到时候,你让我怎么处理你这个企业家呢?”

李青云语重心长的说道:“罚款?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罚款,那我拿什么向莲花乡几十万父老乡亲交代?拿什么向县委、县政府交代?”

看着陈德生渐渐释然的样子,李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所以说,陈厂长,在这件事情上,你还是要三四啊!”

“是,我承认,企业规模的扩大,无疑是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这却不是唯一的手段。”李青云一挥手道,“事实上,咱们这个棉纺厂可以有更好的,更经济的发展手段……”

旁边的江小红,早就被李青云的话给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一直聚精会神的听着他说话。

此时见他突然收了口,江小红的嘴就轻轻嘟起来了。她的心里就像是被猫爪挠了一下,痒痒的,太想听一听李青云所谓的发展手段了。

不光是江小红,东道主陈德生也已经完全被李青云的话给打动了。

和一些只会冠冕堂皇的领导不同,李青云是真真切切的将自己放在了企业家的位置去思考问题,这是陈德生最为感动的一点。

陈德生还没来得及说话,旁边的李青云就笑道:“这个不难理解。赣州省、鄂州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虽然看上去比我们黔州省稍好,但那也只是因为他们省内有一两个重点发展的城市而已。在鄂州西北、赣州南部的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还不如咱们黔州省呢。老陈的产品本来就是面向这一类地区的人们,他有信心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青云说完之后,陈德生就朝着他挑了一个大拇指,一阵喟叹。

确实如李青云所说,陈德生这棉纺厂生产的衣物,大多数就是面向中低水平的消费者的。其质量不算多好,但胜在价钱便宜,在城镇和农村,很有市场。

之前因为交通不便的缘故,陈德生一直没法子将市场迅速扩大起来,只能一点一点的积攒力量。

事实上,这几年棉纺厂的生意还是很红火的,陈德生的手上也攒了不少钱。

他这个人虽然木讷,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很有魄力的。只要找到了机会,他是绝对不介意一把“showhand”的。

几杯酒下肚,陈德生也健谈了许多。难得遇到李青云这样一个懂他的干部,他忍不住将自己脑中对棉纺厂的一些规划都讲了出来。

李青云认真的听着,不时点着头。对陈德生这个人,他已经彻底推翻了之前的看法。

之前在红柳村值班的时候,李青云差点被人误会和村里的少妇王莲花有染。

虽然后来事情解释清楚了,但是李青云也渐渐听到了一些闲言闲语,好像王莲花所在厂子的老板,老是对她献殷勤来着。

因此对王莲花所在的这个棉纺厂的老板,李青云就不大得意。

然而今天见了面之后,李青云之前对陈德生的一丝怀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