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业务

永不下车 阳电 1187 字 2024-05-18

fscim,顾名思义,不过是一种通用编码方案,其实却用来描摹“计算机眼中的世界”,编码原理很简单,实践起来却极其繁杂。

但正因繁杂,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规则却能描述世上的一切事物。

听到方然的话,赫伯特西蒙微微一笑,他没故作谦虚,而是从容不迫的提醒他,fscim的巨大研发代价是值得的:

“复杂,肯定是这样没错。

但同样,一旦将体系界定、研发并制造出来,只要这领域没有完全被淘汰、从社会生产中消亡,fscim的编制,差不多就是‘一劳永逸’:

一旦编码方案完成,除非人类对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认识,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才需要去修订。”

西蒙先生的话,方然很认同,他点头并附和了几句。

fscim,不管本身多么复杂难懂,正如fscii、或其他任何既有的底层体系,一旦编制完成,就几乎没有更改、完善的必要。

不论什么时代,fscii码表中的0x41始终都代表“a”。

联邦标准信息测度码,乃至以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体系,最重要的应用场合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国际互联网,基础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一切科学理论,这样的体系,大方向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而且,也不会因为新的科学发现而被颠覆。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科学理论,时常更新,旧的理论被证伪、新的理论被建立,是经常出现的情形。

但新的理论,却往往是旧理论的一种延伸、拓展,而不会将其完全颠覆。

时间追溯到几百年前,对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人们信奉的是牛顿体系,今天则更深刻的认识到,牛顿体系只是相对论在低速、宏观情形下的一种近似,但这种近似,却并非原则性的错误,时至今日也仍然有相当的应用价值。

建立在科学体系之上的fscim,也有一样的特征,大量编码、规范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不过在说话时,悲观的情绪,却不经意间流露于方然的字里行间:

“的确如此,与旧时代的数据规范、体系相比,fscim的普适性是极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