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工具被消灭,核弹头也会同时损失掉。
从新闻出发,在网络上搜索更多讯息,“太空激光拦截器”让方然印象深刻。
不过,和几年前的自己相比,二十四岁的方然不论思维、还是眼界,都比在伯克利读本科时更进了一步,看到类似今天这样的新闻时,也更难乐观得起来。
他能够看到,倘若世界经济继续这样下去,盖亚大战,就迟早一定会来。
之所以这样认为,方然并没认定fasa主导的“太空防御体系”一定性能卓着,甚至足以为国土广袤的联邦撑起保护伞,继而让威慑失效,列强则纷纷火并;凭借扎实的自然科学功底,他知道这些设想暂时还不现实,以fasa现有的水平,离监控太空中每一个可疑目标、确保拦截成功率100%,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他意识到,与历史上的情况不太一样,今天的人类文明,抵抗外来干扰、伤害的能力,超乎想象。
在人类历史上,这更是从未出现过的态势。
人类文明的发展,自古至今,从原始到发达,如果从每一个人的角度去衡量,说人因此而退化,也完全可以,文明中每一个男女老幼,不管多么强壮、多么智慧,都需要依赖着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大环境中生存下去。
要生存,就需要一连串的资源和条件,这些都只能由“文明”来提供,个人并无法自持。
也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列强之间的核威慑,仍然以对手方城市(尤其大城市)为首要的假想目标之一,一方面能大量杀伤敌国民众、削弱对方的战争意志,另一方面也能严重破坏敌国的战争潜力,总结起来,就是对敌方民众、乃至政府,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施加威慑力。
然而世易时移,随着ai对文明的渗透,人类原有的核威慑策略也渐渐变得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