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日之间竟然不日了十几天,却始终没有将北平城攻打下来。当下原本信心满满的官员们此时也不像当初的样子了,这些大臣们开始想其他的办法弄来军报,看看前线那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三天之后,北平城真正的军报通过兵部尚书王虎传到了小皇帝的手中。就见军报上写着——大军久攻北平不下,两日之前,叛王朱棣带兵突破了大批李景隆大军的包围,率领十万燕军回来增援北平。
原本此时北平城已经被重重包围,李景隆亲自到达北平城下准备攻城。几番恶战之后,北平府有两道城门险些就要被攻破之时。李景隆突然出了昏招,竟然将攻城的大军撤了回来。随后又派出生力军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北平城。
结果这样一来一回之间给北平府的守军创造了机会,城中的朱高炽和姚广孝重新部署了人马,死守住了北平城。攻城战一直打到了深夜,劳乏不堪的李景隆这才命暂时撤兵,准备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再次工程。
等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李景隆再次集结好大军,准备再次攻城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北平城,都被城墙上面的景象惊呆了。短短一夜之间的功夫,北平城的城墙上面已经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冰壳。北平城竟然成了一座冰城……
原本就是久攻不下的城池变成了冰城便更加攻下来了,就在李景隆被眼前的冰城惊呆了的时候,他的身后突然乱了起来,被三十多万大军的围困在永平城的朱棣大军竟然突破了重围。从李景隆的背后杀了过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大将军应付不来,当下他也不提攻城的事了。调转大军迎着朱棣大军冲了过去,就在这个时候,北平城门被人从里面打开,随后里面的数万大军冲了出来,让李景隆出现了腹背受敌的态势。
原本李景隆要用来对付燕王的手段,想不到最后却被朱棣施展在了自己的身上。好在永平城围困燕王的大军也在朱棣身后杀了过来,仗着人数上面的优势,和燕王的大军杀了一个旗鼓相当。最后竟然从容不迫的回到了北平城内……最后还是李景隆下令,大军退出三十里外之后才算安顿了下来。
听到这哪里是什么胜利,分明就是李景隆指挥不当,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当下,之前支持李景隆的文武官员也纷纷的改了口风,开始一条一条的找寻着李景隆的罪状,准备将这位大将军抓回来,推到刑场砍掉他的脑袋。
看着左右都是这些大臣再说,小主皇帝有些厌恶的皱起来了眉头。当下他开口对着这些大臣们说道:“既然众位爱卿都以为李景隆罪该万死,那么朕要问,他谁来接替李景隆,可以成为三军统帅?只要有人替换,朕一定给更换五十万大军的统帅。”
小皇帝这句话一说完,下面的众大臣都低着头一言不发。朱允文再次连问了两次,都没有人推荐那位将军可以去替换李景隆的。于是,小皇帝摇了摇头,随后对着传旨官员说道:“再下一道圣旨,让李景隆待罪立功,将打散的军队都聚拢起来,等待时机再次攻大北平1。只要他能拿下北平,朕便赦免了他欺君罔上的罪名。”
看着传旨的官员正在草拟圣旨,当下众官员又开始阻拦小皇帝。说什么景隆已经犯了欺君大罪,说什么也要拉他回来送到刑场斩首示众。
“朕之前说过对北平可围不可大的,结果你们一定要攻打北平。结果呢?是谁跪在下面打包票的说,李景隆是忠臣,一定会将北平府攻打下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小皇帝深深的吸了口气之后,继续说道:“李景隆的事情就这样吧,你们都不要再说了。”
这些官员看到小皇帝脸色又些怒气,当下谁也不敢再说一句话。只是直挺挺的站在,他们都低着头,谁也不敢多说一个字。
就在这个时候,宫门外走进来一名太监,两只手高高的举着一个个红色插了鸡毛的信封,快素的送到了小皇帝的面前。在场的官员都认得小太监手里的信函,这些日子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这正是李景隆大军送来的八百里加急的邸报……
小皇帝直接打开了信纸,当着满潮文武的面读了出来。军报上大概的意思,李景隆认了攻打北平城不利,还让燕王朱棣从永平城逃了出来。现在军中死伤过半,李景隆正在集结残部准备退到山海关。等到朝廷的援军到了。他再带着这位小些人马出来,继续攻打北平。
读到了一半,小皇帝突然笑了起来。他的声音笑的越来越大,将手里的信纸扔到了王虎的身边,说道:“还在等着二路援军,五十万对十五万,输了还有脸再求援军?准了!去准备二路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