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两道圣旨

宁九一字不落的传达:“谁他娘敢动皇后一根头发,朕灭他九族,不怕死的尽管试试!”

瑞太后身子一震,皇上连粗口都出来了,可见是极怒,可他一句灭九族又激起了她的愤怒,他是她生的,灭她不是灭自己么,皇帝当真是鬼迷了心窍。这么下去,谁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她喝斥道,“宁九,这是皇上的口谕么,空口无凭,谁能相信?”

宁九难得的笑了笑,“太后信也好,不信也好,结果是一样的。”

瑞太后还在琢磨他这话,郝平贯一身湿嗒嗒的跑进来,抖着手里的明黄绢轴:“圣旨到,皇上有旨!”

除了瑞太后和白千帆,其他人都齐刷刷的跪下了。

郝平贯展开圣旨,大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白氏,乃朕之结发,朕心头之宝,尔等胆敢辱之,朕誓必诛之,钦此!”

圣旨不长,但让在场的人均是身形一震,两份圣旨内容大致一样,口谕显然是盛怒之下的气话,但紧跟而来的圣旨也没有温和多少。

白千帆听到那句“心头之宝,”老脸一红,心却象泡在蜜罐里一样甜。

其他人则被那句“誓必诛之,”吓得噤若寒蝉。

一时之间,屋里极其安静,落针可闻。几位亲王蒙生了怯意,相互对了个眼神,老亲王咳了两声,“老佛爷,事关皇后,还是等皇上回来再行定夺吧。”

瑞太后看出他们打退堂鼓,但她骑虎难下,心里又急又惶然,“各位都是皇上的叔父,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皇上被这个妖女所惑么,皇上当朝以来,万民景仰,乃我东越之幸,若真是死在妖女的手下,则为我东越之大不幸啊!”

殿外依旧风雨飘摇,漆黑的夜里,雨中站立的侍卫和尉士都一动不动,雨势倒是渐渐小了,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门外传来一声怒吼:“太后说谁是妖女?”

四喜驾着青篷小车在风雨里艰难的走着,当他一身泥一身水出现在皇帝面前时,皇帝的心蓦地一沉,低声喝道:“出了什么事?”

四喜喘了两口大气,把事情大概一说,皇帝气得额上青筋直跳,连粗口都爆了出来,“妈拉个巴子,朕一走就出幺蛾子,这是要造反么!就见不得老子过几天舒心日子么!”

坝上正是最危急的时侯,搞不好就一泻千里,淹了良田是小,尸横遍野是大,他急得揪了一把头发,宁九比他冷静,说,“皇上,娘娘身边都是臣挑选出来的精锐,大理寺的尉士不是他们的对手,您这里走不开,臣回去一趟。”

皇帝揉了一把脸,他知道那些暗卫能保白千帆平安,可是这种时侯,他多想站在她身边,替她遮风挡雨,将她护在腋下,她是他的媳妇儿,他应该保护她,可很多时侯,她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想到往事,他心里愧疚难当。

“带朕的口谕回去,”皇帝冷静了一些,依旧怒气未散:“谁他娘敢动皇后一根头发,朕灭他九族,不怕死的尽管试试!”

“是,臣走了。”宁九穿着蓑衣,纵身一跃,很快消失在风雨里。

皇帝不放心,回到营账里写了一道圣旨,交与郝平贯:“你带小福子回宫,让四喜留下,见圣旨如朕亲临,朕会尽快回宫。”

郝平贯不敢耽误,带着小福子急冲冲驾车走了。

——

承德殿里,白千帆,瑞太后以及几个亲王和大理寺卿都默然坐着,等着西华宫的如珠被带进来,可去带人的尉士回来禀告,说他们赶去西华宫的时侯,如珠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已经断了气。

白千帆惊得一下站了起来,“死了?什么时侯的事?”

瑞太后冷笑,“不是你下的手么,听闻南原的人会巫术,隔着老远都能取人性命。”

白千帆看她一眼,缓缓抬起双手,瑞太后吓得往后一缩,“你干什么?”

“我试试有没有这个本事。”

月桂低头偷笑,吓一吓瑞太后也好,真是老糊涂了,不知道听信了谁的谗言,非要置皇后于死地不可,可惜啊,就算皇上没在,娘娘也不是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