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头又疼了,叫传月桂姑姑。”
“赶紧的,跑起来,”郝平贯催促他,正要同修敏告辞,修敏一脸奇怪的问,“皇上头疼,不请医正,怎么传个宫女?”
郝平贯唉了一声,“您不知道,魏大夫那样高明的医官都不管用,皇上的头疼只有月桂能治,一时半会也没法跟您细说,咱家得进去了。”说着微呵了腰,疾步走了进去。
他话说一半留一半,修敏越发奇怪,慢慢下了台阶,沿着花径往外走,一扭头,看到小福子领着月桂匆匆从廊子那头过来,月桂手里拎着一只竹篓,上边盖着一层绒布,不知道里边装的是什么。
两人皆是神情焦急,很快就进了屋子。
修敏心思微动,在一棵大树下站定,弯腰扫了扫鞋面上的尘,待他缓缓直起身,看到原本在皇上身边伺侯的人全都从屋里鱼贯而出,有的往抱厦里去了,有的站在廊上,他看得很真切,所有人里边,只有月桂没有出来。
有过几次经验,月桂如今不象之前那样手忙脚乱了,把小兔仔们从竹篓里拿出来放在地上,任它们四处蹦哒,不必怕它们碰翻了什么贵重的东西闯祸,在皇帝眼里,没有什么比它们更贵重的了。
她偷偷瞟了皇帝一眼,他正看着地上的兔仔们出神,她清了清嗓子,“皇上,奴才开始说了。”
皇帝也不知道听没听见,没有什么反应。
她习以为常,开始说话:“那一年,我们到了江南,本来计划只是暂时呆一呆,就往岭南去,都说岭南冬天不冷,连棉袄都不用穿,王妃说那太好了,省了做冬衣的钱,结果在江南呆了没多久,王妃就说要留下,说她喜欢江南的景色,烟雨蒙蒙,花红柳绿,实在太漂亮了,她那时扮成一个小子,跟着街坊邻居的小子们混一块,大伙都喜欢她,她要不出去,总有人到门边来喊凡哥……”
在她轻言慢语的叙述里,皇帝缓缓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他看到了一幅画面:穿着短褂的白千帆肩上扛着一根鱼杆,带着一群半大小子,雄纠纠气昂昂的走在街头,小子们拥簇着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她笑嘻嘻的应答着……
月桂的声音越来越轻,直到慢慢停下来,顿了一下,见皇帝没有反应,知道他是睡着了,轻手轻脚拿了毯子盖在他身上,看着他睡梦中舒展的眼眉,心里却是涌上一阵酸涩,这世上,大概再没有人比皇上更可怜的了。
皇帝说完事,修敏正要告退,郝平贯进来,栽了个千儿,“皇上,奴才有一事请示下,外头的楚王府,皇上打算怎样处置?”
皇帝端着茶盅喝了一口,漫不经心的说,“封了吧。”
郝平贯迟疑了一下,“可,里头还住着人呢。”
皇帝一愣,“谁还住在里面?”
郝平贯呵着身子,小心翼翼的道:“是侧王妃,按理如今该称娘娘了,就是皇上您还没有赐封号,奴才知道新朝初立,皇上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但奴才还得提点皇上,侧王妃老在外头住着也不好,是不是应该……”
墨容澉摆摆手,让他打住,说起来也奇怪,他这段时间天天见修敏,可愣没想起来还有个修元霜,稍一沉吟:“就让她住着吧。”
郝平贯偷偷看修敏一眼,低眉敛目道:“是,奴才遵旨。”
修敏有些尴尬,修元霜的事,他考虑了很久,觉得自己去开这个口,有些不太好,如今皇帝倚重他,几乎日日把他叫到南书房商议事情,他怕落了坐地起价的嫌疑,用自己的功绩来换女儿的前程。所以私下里求了郝平贯,让他提一提,想着当着他的面,皇帝多少会给他一点面子,说不定就叫修元霜进宫了,没想到却是让她继续住在楚王府里。
他赶紧行告退礼:“皇上,老臣告退。”
皇帝的目光轻飘飘掠过他,“修大人以后有事可以直接跟朕说,不必假借他人之口。”
修敏吓得赶紧跪下,“皇上圣明,老臣一时糊涂,老臣罪该万死!”
一边立着的郝平贯也赶紧跪下去,低着头却不敢求饶。
皇帝的声音冷沉,“朕最讨厌被人摆布,念你是有功之臣,这次便轻饶了你,若有下次,莫怪朕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