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可是为了孔嬷嬷的事?”皇后不急不慢的道:“臣妾也是刚知道,一个有身份的精奇嬷嬷突然投了井,这事未免有点奇怪。”
“朕也觉得奇怪,”皇帝看着她:“皇后怎么看?”
“对孔嬷嬷,臣妾有几分耳闻,听说她为人严厉苛刻,动起私刑来是把好手,宫里好些人在她手里受过教训,口碑人缘都极差,若是有人蓄意报复,也是有可能的。”
皇帝扯了扯嘴角,勉强一笑,“皇后分析得有理,不过据朕所知,那些人再想报复,也断不会要了一个精奇嬷嬷的命,若是事情败露,她们也得陪上一条命。”
“莫非皇上心里已经有了定论?”
皇帝也不瞒她,“孔嬷嬷先前在璋合殿教导楚王妃,不过数日,楚王妃回府,孔嬷嬷失踪,然后便沉了井,动作之快,手脚之干净,令人吃惊,敢在宫里杀人的绝不是等闲之辈,皇后还想不到吗?”
皇后一惊,“皇上怎么会怀疑楚王?”
“楚王是朕的亲弟弟,若真犯了法,朕也不能偏袒,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皇后沉默了一会,“皇上,事关楚王,这件事务必要调查清楚,免得冤枉了好人,”她顿了一下,又道:“臣妾以为,就算楚王与此事有关,也是事出有因,皇上不如叫楚王进宫,当面问一问的好。”
皇帝有些不悦:“皇后为何执意偏袒楚王?就因为他手握兵权,位高权重么?”
“臣妾是为了皇上好,毕竟楚王于朝廷有功,于皇上……”
“够了!”皇帝低喝一声,“一码归一码,不要再拿他那点功绩说事!”
皇后愣怔了一下,皇帝从未对她大声喝斥过,这是第一次,她捂着胸口咳了几声,有些悲凉的想,他那晚到底还是在意的。
皇帝坐在龙椅上,望着左下方的一处空地两眼虚直,有些心不在焉,底下的文武百官不禁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皇帝很少这样失态,倒底是出了什么事?
嘈杂的声音终于让皇帝回过神来,扭头看了高升海一眼,高升海拂尘一打,尖着嗓子唱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皇帝便说了声,“退朝!”
高升海扬着嗓子唱了一次:“退朝!”
文武百官皆长揖到底,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每天听到这声高呼,皇帝心里总是有几分畅快与满足,这是至高权力的象征,是万人之上的尊荣,朝臣们对真命天子的敬畏。
可并不是所有的臣子都对他如此敬畏,比如已经缺席两天的楚王!
早朝是很严格的制度,不请假擅自不朝的,或者撒谎的,一经发现按大不敬论处。楚王身为宗室亲王,这一点应当比别人更清楚,昨日没来,事后让人带了话过来,说是楚王妃身上不好,他得在家里陪着。
真是笑话,他又不是大夫,陪在边上有用么?堂堂的亲王,为了媳妇儿把正经事都扔到一旁,也不怕叫人笑话!皇后身子也不好,身为皇帝的他不是每日都按时点卯么?一个亲王倒比皇帝的架子都大了。
他心里郁气难消,走在回廊下,看着路边一株怒放的红梅停下了脚步,余光里,有个小太监急匆匆过来,伏在高升海的耳边低语了几句,高升海脸色一变,挥挥手让小太监走了。
皇帝有种不好的豫感,“什么事?”
“回皇上,昨日报失踪的精奇嬷嬷……”高升海迟疑了一下,“在西边一处井里找到了,人已经捞了上来,泡得发肿,不过面目还是认得出的。”
皇帝脸色突变,甩了袖子朝南书房急走,高升海赶紧跟了过去。
进了屋子,皇帝就发了脾气,砸了一对成色上好的红釉方瓶,滟滟的碎片衬着墨色的地砖,别样的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