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柔肠百转

极品朋友圈 水冷酒家 2501 字 2024-05-18

先看了曹操的,麦小吉深受触动,曹操坦言,接文姬回来固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但更看重文化的传承,蔡文姬的脑中有一座知识宝库。

另外,如果蔡文姬忘了故乡,在匈奴生根发芽,这些文化就会被匈奴所用,将来发展强大,会成为汉室的威胁。

蔡文姬执拗,接回来后思子心切,郁郁寡欢,不肯默写书籍。曹操不得不令董祀下狱,逼迫蔡文姬蓬头赤足向他屈膝求情,并愿意写出所有能记住的书籍。

看到才女折腰,曹操又是欣慰又是悲恸,难过的偷偷哭了好几晚,并暗中置办祭台,向故友蔡邕请罪。

“操之孤独,无人能解,哪怕背负骂名,也要让文姬传其父之业,垂后世之才啊!蔡氏父女,生平堪伤,但后世留下美名,此上苍垂怜之造化,即便文姬恨我,我亦无悔!”曹操发了个落泪表情。

麦小吉深受感染,“丞相,你受委屈了。”

“嘿嘿,大丈夫高瞻远瞩,能屈能伸……”

又夸上了,一说他胖,就开始喘,后面的话麦小吉懒得读完,又去看蔡琰交上来的剧本。真是柔肠百转,进退两难!

故乡有恨,恨父亲遭奸人陷害,冤死狱中,朝堂昏庸。

匈奴有情,飘零他乡有真情温暖,长子幼儿承欢膝下,学步认字识礼。

才华成为枷锁,爱恨模糊不清,一腔情怀无处诉说,终成《悲愤诗》宣泄一二。

看完一遍,麦小吉觉得胸口压着一块大石似的,透不过起来,蔡文姬这个剧本就是一部血泪史,梦里无数次伸开臂膀拥抱儿子的描写,让人心碎。

但问题来了,这就是群友担心的,话题太过沉重,现代人生活本就压力大,节奏快,抑郁症高发,如果再看这样一部电影,那就要怀疑人生了。

“妹儿,你先看看剧本,能改的喜剧一点不?”发给李清照后,麦小吉担心问。

快速看完剧本,李清照有了回复,“曹操那厮倒是有些好笑,不过文姬性情孤傲,不可强行修改,太过悲苦之处,可以无言带过。”

麦小吉赞了一个,“说到点子上了,那就拜托妹儿了。”

“嘿嘿,文姬着实想不开,有酒有肉,自当对月高歌。想我潦倒衰老之际,尚有男子愿娶我为妻,她整日愁闷,再嫁也定难欢乐。”李清照显摆道。

情有可原,同为古代知名才女,蔡文姬稳重大方,李清照就有点女流氓的味道。

“咦,还有人要娶你,都穷成那样了,怎么不嫁?”麦小吉好奇打听。

“既然要拍文姬,那为何我来写剧本?”曹操不解问。

“嘿嘿,您作为第一男主角,当然要参与创作了。”麦小吉坏笑。

“休欺我不懂,男一号通常为女主情人。”曹操还跟了个得意,言语中也有占便宜的意思。

没有情人的文姬,才是这个剧本的主题。

麦小吉交代,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为何做出迎接文姬的决定,公有几分,私又有几分。

曹操满口答应下来,还吹嘘到时一定会让麦小吉眼前一亮,从此写剧本的活都离不开他。

看蔡琰和曹操的互动情况,两人不会碰头商量,到时候两个剧本还要进行融合后,才能提交到风月无边群里。

“妹子,过一段日子,会有两个剧本,到时候还得请你综合整理一下。”麦小吉找李清照商量。

“嘻嘻,没有红包不能解决的问题。”李清照得意一笑。

巨汗,刚收了超大红包,还要收钱,古人的小算盘都打得山响,很难糊弄他们。

“没问题,一百克黄金红包。还有,得进行格式转换,用当代语言整理。”

“哥放心,此事又非第一次做!”李清照很是爽快。

蔡琰对剧本精雕细琢,一直没有反馈,不过两天后,曹操的剧本倒是先提交上来。麦小吉大致看了一遍,五六万字,却有十分之一都在歌颂自己!

什么把蔡琰接来是最英明的选择,传承文化,什么古今之英雄,当为前茅!还有什么雄韬伟略,拨乱反正等等,看得麦小吉牙都酸倒了,不客气地将剧本打回。

“丞相,文姬归汉重在突出文姬,而不是你啊!”麦小吉直言道。

“我所讲也是实情,若非我以重金将文姬赎回,只怕她终生都要流落荒蛮之地!”曹操振振有词。

“如果电影一味歌功颂德,观众都要看吐了!”麦小吉打击道。

“嘿嘿,老夫行事果断,非那粘皮带肉之辈,自然受人忌恨。”

“我的丞相啊,咱能不能客观地讲述下这个故事的背景?要突出才女的无奈,大义!”

“所写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