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聪明人(第二更)

寒门状元 天子 3683 字 2024-05-18

但这建议根本就是扯淡,朱厚照贪玩,学习都学不好,更别说是弓马骑射,再加上找到三只鸟同时在树上这么一个独特的条件,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实践。

朱厚照心里有些恼恨,瞪着沈溪好像要找岔,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刘瑾的声音:“太子,老奴可算找到您了。您何时跑到这里来了……哎呀,太子身上脏了,你们快去给太子更衣!”

因为朱祐樘夫妇知道太子贪玩,所以对照顾太子的仆从有过吩咐,随时都要保持太子仪容整洁,替换的衣服常备在侧。

朱厚照过去让刘瑾等人服侍换衣,同时回过头恶狠狠瞪了沈溪一眼,那目光好像在说,你等着,我回头一定把你第一聪明人的头衔给夺过来。

等太子在刘瑾等人陪同下离开,靳贵姗姗来迟,尚不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子?”

靳贵看着远去的背影,“没什么事吧?”

沈溪道:“没事,太子问了我个问题……”

靳贵当即就把笔拿起来,问道:“是何问题?”

沈溪不解:“你不是准备把太子的问题记录下来吧?”

“那是当然,太子难得有学问上的事相问,若不记,那就是为人臣之错漏。你且说来,我将此事一记,不做随堂记录,只是留待日后查用。”

左右中允对太子日常起居、学习的记录,分为重要和不重要两项,一种是记录好会呈递给皇帝,属于“精华版”,这精华版的内容主要是太子的读书情况,以便皇帝能随时了解儿子的读书进度。

另一种则是不太重要的。

关于太子几时起床、用餐,这些内容主要由内侍官记录,回头由詹事府进行整理后留档,若遇太子身体有恙,会从这些类似于帝王起居注的文档中找到太子日常生活中的错漏,防微杜渐,平日里皇帝可没心思翻阅太子日常起居记录。

太子的事,总归是要记录的,以防因记录不全而被皇帝问责。

沈溪在詹事府做了一段日子的工作,对于规矩自然明白,点点头,便将先前太子之问以及他的回答一一说了。

靳贵记录后不由笑道:“沈中允不觉如此,非为人师者所言啊。”

ps:第二章到!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牵挂着加更的事情,凌晨两点半才睡过去,早上七点过就醒了,起床后第一时间开始码字!

嗯,大爆发已经开始,今天天子争取爆个十二更,先把欠gofgod盟主大大的十更偿还。至于“鱼子酱哟”大大的五更,天子会择期再爆!

时间紧急,天子码字去了,在这之前吼一声: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月票!

自从沈溪和谢韵儿的“奸情”败露,他们在家里的相处就开始变得尴尬起来,林黛躲在东厢房几天没出来,每天茶饭不思,小脸消瘦,令去探望的沈溪看了不由心疼。

沈溪好说歹说仍旧无用,加上问心有愧,只好多去陪小妮子,哪怕她不理不睬也坐在旁边守着她,几天下来都没跟谢韵儿单独相处。

谢韵儿本来想去跟林黛认错,可仔细一想,她与自己的相公同寝,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何错之有?

最后谢韵儿稍微埋怨沈溪,觉得沈溪不提前把事告诉林黛,才会出现最后尴尬的局面,因为她自己也意识到,那天既是林黛撞破了她跟沈溪,也是她撞破了沈溪和林黛。

直到沈溪说明自己跟林黛之间尚未圆房,谢韵儿才将信将疑,不再对沈溪有所怨责。

不过是小夫妻耍花枪,谢韵儿并未见怪,其实从她第一天认识沈溪和林黛开始,就挺羡慕沈溪和林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时的她从未想过,将来会有一天嫁给沈溪,而且会爱上这个小郎君。

沈溪每天家里、詹事府和皇宫三处走,主要公事便是陪太子读书,太子越顽皮,他的公事越轻省,两天一休还不算,经常是坐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回来整理好记录,任务就算完成。

连给沈溪调差事的谢迁,都觉得沈溪有点太“闲”了,好几次在前往詹事府布置工作时,均提到,若沈溪空闲,可回翰林院帮忙修书,《大明会典》的修撰停滞不前,关于建文年间的旧事,当前除了沈溪能修之外,别人没有那见识和才学,更没胆子编修。

沈溪的回答很干脆:公事繁忙,恕难从命。

这天沈溪刚进宫,没到撷芳殿,就见太子朱厚照一个人坐在东玉河边的凉亭里吃点心,要说平日太子身边都是随从如云,他是如何单独跑出来的很是蹊跷,见太子脸上有污渍身上脏兮兮,如同从泥堆里钻出来一般,大概便明白了,这是太子调皮,趁着人不注意偷溜出来玩。

“你等等!”

就在沈溪视而不见径直走过凉亭时,太子发话了,将沈溪叫住。

“参见太子。”

沈溪恭恭敬敬行礼。

太子拿着糕点走过来,打了个哈欠:“看见本太子,就这么过去了,什么意思啊……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你叫沈溪,是吧?经常看到你在旁边拿着笔,你都在写什么?”

沈溪道:“回殿下,臣每天所做记录,是太子的日常起居和学习情况。”

“哦。”

朱厚照点了点头,“有什么好记录的,我平日读的书多了,你都能记下来吗?”

太子不但贪玩,而且自负,这是身边人给他惯出来的毛病,总是吹捧他这个太子有多聪慧,在同龄人中是多么出类拔萃,吹得那是天上有地上无,但其实只是聪明跳脱了点儿,若非有太子的光环加护,这样自以为是的熊孩子以后很难有出息。

“臣尽量记录下来,不会有错漏。”沈溪道。

太子轻轻一哼,神色间多有不满,道:“听说你是今科状元,是我大明最聪明的人,我现在有个问题问你,若你答不上来,那最聪明人的头衔就要归我,你愿不愿意比试?”

沈溪近来风头很盛,主要因他在朝堂上令蒙古人出糗,一个十三岁的状元郎以智计将蒙古国师斗败,民间如今已有人传诵沈溪的故事,更别说是皇宫这种本来消息就很封闭的地方,宫闱有什么消息,太监和宫女都会谈论,太子想要知道容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