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整个战役的脉络清晰了,后面的事情就更好判断了,章邯和项梁都是带将之人,但是他们的兵法里面牵涉政治的成份一点也不少。
要是章邯冒险挺近攻打彭城,他会陷入僵局,彭城在项梁的苦心经营下不是三五天能够打下的!打不下彭城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项羽兵出三川,北面的魏赵势力并未消灭,他的粮草道路不通,没有再进击彭城是他稳妥之举。
整个定陶之战,章邯走的就是一条冒险的道路,在他的悉心指挥,秦庭的坚决支持下,这次冒险才能在险中取胜!章邯没有乘胜追击,扩大战果是他熟知军事的考量,也是当时他没有能力做到的。为将之人,精心准备,苦心策划一两次冒险的战斗是没有问题,但是一直冒险铁定会将整个大军带入死地!
而整个章邯军在苦战项梁军之后,再想攻击项羽,那危险也决计不低,羽字大军是楚国的精锐,数量不是很多,但战斗力绝对不。项梁战死这个当口,和羽字大军碰个正面,章邯连想都没有想。
他的部队数量是有优势,但是他的粮道却是劣势!他的优势兵力必须维持住整个赵魏的势力,要护卫粮道,漫长的战线,很容易让项羽逐个击破!
而且就在他定陶大战的同时,魏赵势力已经完成集结,这个时候章邯的后退已是必然!
章邯认为楚地无忧,那只是猜测,章邯更多的是想让楚地群龙无首,再次内乱,从而渔利!章邯虽然领军,但也曾经为吏多年,政治的了解也是不少的。或者他必须等项羽退出三川,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魏赵的势力,没有整个大军的后退线路,没有稳定的后方粮草线路,军士越多,越容易出现危机。
这一切最终导致了巨鹿城下,秦国倾尽所有兵力,而在楚地先失一局的危机情况之下,所有诸侯的力量也终于开始在巨鹿城附近集结,巨鹿之战的浓烈烟尘,已经是无法避免。
看着整个地图,项羽庆幸自己没有强行夺军,时机不合的情况下,意外之举只会招来祸乱!
现在虽然整个大战的始末清楚了,面对章邯,项羽感觉到的却是异样的兴奋,这么有实力的对手!即便是仇人,也是值得尊重的!而且项羽听别人说过,项梁身死之后,章邯军就迅速回撤了,也没有将项梁的尸体带回邀功,这更多的是给予对手足够的尊重!
而且项羽隐隐感觉得到,真正杀死项梁的人更有可能,就是王离!这就像诅咒一样,项家和王家,楚国和秦国,注定要在鲜血与纷争中再次聚首,用无数的兵戈交织成汪洋的血海!
在这件事上,还有一个势力却是被项羽深深的记恨着,这就是齐国!项梁的谋划向来缜密,就是因为齐国势力的缺失才会导致整个定陶大战的局面崩坏!当然如果项羽真的在那个时候之前,断然回军,回击定陶也将是另外一个局面!
只是这如果,再也没有办法恢复重来!项羽在地图前,悔恨交织!
还好现在的局面还不算太差,楚国没有内乱,万幸!诸侯的全部力量在叔父倒下之后终于也学会聚在一起了!也许灭秦!机会还有,他必须审慎而动,这条路,无论前方为何,他只需要向前走,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准备,比任何时候都要充足的准备!
项羽这次站在地图前面,比以往任何一次都长,眼见项羽这样出神,虞倩干脆找了个凳子在旁边随意翻看书简。随着一口长气,项羽闭目长叹,转过身来,虞倩只是还在翻看书简。
项羽笑了一下,看着房间里现在散乱摆在各处的竹简,便慢慢开始收拾房间的竹简,虞倩也站起来帮着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