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皇帝依然点头,很随意的说道:“正是如此,你乃是朕的近臣,你的亲族想要入宫,自然不必讲究太多规矩。”
得到德庆皇帝的确认之后,赵俊臣一脸深感荣耀的激动,再次行礼道:“多谢陛下的厚爱,还请陛下放心,臣近几日就将赵颖儿送入宫中,让她尽心伺候陛下!”
见赵俊臣满是感激的模样,德庆皇帝也终于表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只见德庆皇帝的语气之中满是意味深长,缓缓道:“既然是俊臣你的堂妹,那么等到她入宫之后,俊臣你也算是皇亲国戚了,恐怕今后会有许多人称呼你为国舅也说不定……”
赵俊臣表现出了恰到好处的得意与幸喜,笑道:“这全都是陛下对臣的抬举。”
德庆皇帝抬手一挥,道:“朕愿意抬举你,也是因为你乃是朕的亲信近臣,从今往后更是会亲上加亲!有了这么一层关系,你的根基也就会愈加稳固,为朕办事之际,也更加不用担心他人的掣肘与攻讦了,若是有人刻意刁难于你,朕自然会为你做主……”
听到德庆皇帝的言语之后,赵俊臣的双眼微微一眯。
至此,赵俊臣也终于明白了德庆皇帝的深意。
今日,“周党”表现出了极为强大的实力,在他们的弹劾之下,“沈党”完全没有抵抗之力,赵正和也彻底失去了入阁辅政的资格。
并且,明眼人皆是看得明白,“周党”的行动只是刚刚开始罢了,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赵党”的霍正源与左兰山!
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突然召见了赵俊臣,吩咐赵俊臣将赵家女子提前送入宫中,还宣称自己与赵俊臣乃是一家人,更又宣称赵俊臣今后遇到了刁难的话自己一定会为赵俊臣做主……
这般时机、这般举动,德庆皇帝显然是在给赵俊臣鼓劲撑腰,让赵俊臣不要害怕“周党”的势力强大,“周党”将目标转向“赵党”之后,一定要与“周党”硬抗到底、绝不退步!
“不必害怕周尚景,也不必担心后果,放手与周尚景斗法吧,朕会给你撑腰!”——德庆皇帝虽然绕了一个大圈子,态度也十分隐晦,但他的意思总结起来,大概就是如此!
而德庆皇帝这般鼓动赵俊臣的真实目的,除了想要利用赵俊臣来制衡周尚景之外,也是想要趁机试探赵俊臣如今的真实实力。
此外,这恐怕还是德庆皇帝扶持左兰山入阁的铺垫之举。
想明白了德庆皇帝的深意之后,赵俊臣脸上满是狂喜之色,连连向德庆皇帝谢恩,但赵俊臣的心中,则是冷笑不断。
德庆皇帝的如意算盘倒是很好,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猜到,赵俊臣早就有了大闹一场的想法,接下来的动静,也将会远远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
ps:看到有读者投了一万二的催更票……
明天会努力尝试一下!
……
……
……
“周党”的进攻结束之后,这天的早朝又回到了往日的轨迹。
大概流程,与前几日的早朝并没有太大区别,依然是充满了算计与博弈。
某些“帝党”官员继续弹劾黄有容,向黄有容施加压力,另有些官员也跟着落井下石,在众官员的弹劾之下,黄有容的前景愈加岌岌可危——并且,看得出来,黄有容心理防线已是即将崩溃,再也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向德庆皇帝屈服了。
此外,还一些官员弹劾了赵俊臣,指责赵俊臣在组建试点船行之际,屡屡逾规,没有经过朝廷的允许就私自给予了徽浙商人们大量的好处,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并且赵俊臣所组建的试点船行也并非只是一家船行,而是许多家船行的联合,这与赵俊臣当初的承诺完全不同,也彻底违背了朝廷的初衷云云。
可惜,对于这些弹劾,赵俊臣已是早有准备,并且在赵俊臣的贿赂之下,德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也坚决的站在赵俊臣这一边,弹劾赵俊臣的主力“沈党”受到“周党”的攻击之后,正是士气低迷之际,表现出的战斗力也不强大,所以这些弹劾最终自然是不了了之。
最后,则是廷推的继续!
关于入阁辅政的人选,朝中各派系依然是各有主见,“帝党”所推举的人选依然是三边总督梁辅臣,“太子党”也依旧是全力支持“帝党”的立场,“赵党”的内部意见依然是没有统一,有些人推举左兰山、另有些人推举霍正源,但经过了赵俊臣昨日的敲打之后,这两种声音皆是弱了许多。
此外,因为“周党”的弹劾攻势,赵正和如今饱受争议,身上有了庇护贪官的嫌疑,彻底失去了入阁辅政的资格,“沈党”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新人选,又受到了“周党”打击士气低迷,却是变得沉默低调了许多,再也不见往日的活跃,似乎已是彻底退出了这场竞争。
最终,朝中各大派系谁也说服不了谁,廷推依然是没有结果!
就这样,在相互算计与各方博弈之中,这场早朝终于是结束了。
在赵俊臣看来,这一天早朝的最大意义,并不是赵正和彻底失去了入阁辅政的资格,而是百官们见到“沈党”在“周党”的进攻之下竟是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后,终于是认清了一个现实。
那就是,哪怕是失去了首辅之位,但周尚景依然还是周尚景,哪怕成为了内阁首辅,但沈常茂依然只是沈常茂!
两者的实力差距,虽不能说是天差地远,但依然是不可相提并论,并不会随着地位变化而变化,周尚景哪怕只是一位寻常阁老,但只要他愿意,依然是随时都可以彻底击垮沈常茂!
所以,沈常茂成为了内阁首辅之后,看似地位尊贵,但只是一只纸老虎罢了。
如此一来,见识到周尚景的强大实力、以及沈常茂的外强中干之后,朝中百官们也充分发挥了墙头草随风倒的优点,对待二人的态度也彻底发生了变化。
前些日子,自从沈常茂成为了内阁首辅之后,每当早朝前后,沈常茂不论出现在哪里,都会有大量的官员跟随围绕,或是恭维讨好、或是请教政务,可谓是热闹异常,显得沈常茂好不威风!
另一边,周尚景失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之后,周围的情况则是冷清了许多,除了几位“周党”核心重臣之外,并没有太多官员主动靠近。
然而,这一天早朝结束之后,情况则是截然相反,周尚景离开皇极殿之际,跟随在他身后的官员竟是不下于二三十位,声势之浩大,近乎不逊于当初他还是内阁首辅的时候,而沈常茂的周围则是冷清了许多,除了几位“沈党”官员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官员跟随了!
皇极殿内,远远见到这一幕,打量着沈常茂的阴沉脸色,赵俊臣若有所思,暗暗想道:“经过了今天早朝的事情,沈常茂的威望与号召力皆是大跌,再想要控制庙堂局势,已是绝无可能,恐怕他的首辅位置还没有坐热,就要岌岌可危了!”
暗思之际,赵俊臣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的讥讽或者幸灾乐祸的情绪,只是认真思索着今后的局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