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皇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对于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你可有什么看法?”
赵俊臣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臣认为此事疑点甚多,未必有那么简单。”
有些事情,即使赵俊臣不提,德庆皇帝也会想到。所以赵俊臣就索性主动提了出来。
果然,听到赵俊臣的表述之后,德庆皇帝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只是说道:“哦?你说说看。”
赵俊臣缓缓说道:“疑点总共有四!其一,太子的心性一向刚直,他发现了商税的诸多弊端之后,想要进行整顿,并不会让人意外,但他整顿商税的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就在陛下您即将要扳倒周尚景的时候。太子殿下就突然进行了商税整顿……或许,太子殿下他之所以会整顿商税,是被某些人利用了也说不定。”
赵俊臣口中的“某些人”,自然是暗指周尚景了。
虽然。赵俊臣与周尚景的合作才刚刚告一段落,但庙堂之中,从来都没有永远的盟友,赵俊臣为了减轻自己的嫌疑,转移德庆皇帝的注意力,却是毫不犹豫的将脏水泼给了周尚景。
显然。德庆皇帝也抱着同样的怀疑,听到赵俊臣的讲诉之后,德庆皇帝突然冷哼一声,缓缓说道:“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如今的形势之下,朕也只能先稳定住朝野局面,然后再图后事……至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朕虽然不会放过他们,但也只能秋后算账了!”
“陛下圣明。”赵俊臣恭维了一句之后,又说道:“疑点之二,则是留京辅政的黄有容黄阁老!以他的手段与影响力,想要阻止太子的行动并不算难,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这未免让人感到诧异了,或许,是有人在幕后推波助澜、帮着太子殿下成事。”
显然,赵俊臣的这一番话,依然是给周尚景泼脏水了。
有了前面的铺垫,德庆皇帝此时也只会联想到周尚景!
赵俊臣屡屡给周尚景泼脏水,并不是因为他与周尚景有什么仇恨,事实上,在满朝上下、文武百官之中,赵俊臣最佩服的人就是周尚景!
然而,唯有德庆皇帝继续仇视周尚景、继续针对周尚景、继续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周尚景身上,赵俊臣才会得到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所以,赵俊臣也只能栽赃周尚景了——从某方面而言,周尚景也算是债多不愁了。
事实上,在赵俊臣陷害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之中,这也是目的之一!
另一边,德庆皇帝的面色愈加阴沉,只是点头道:“你继续说下去。”
赵俊臣接着说道:“疑点之三,则在于陛下收到消息的时间!臣看了黄有容的密折,按照黄有容的说法,早在二十天之前,太子殿下就已是表明了他想要整顿商税的意图,又过了两天时间之后,黄有容眼见自己无法阻止太子殿下,就向陛下您呈送了密折,期望陛下您可以阻止太子殿下……然而,直到昨天晚上,这封密折才送到了您手中,这中间耽搁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也完全耽误了陛下您阻止太子殿下的时机。”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此外,也不仅仅黄有容的密折!整顿商税乃是头等大事,虽然太子殿下并没有调整税率,只是撤销了许多府县衙门私设的收税站,但依然足以震动朝野,这般情况之下,不仅仅是陛下,臣掌管户部多年,却也是到了今天才得知消息,这般情况未必有些诡异了……难道,除了黄有容之外,就没有其他大臣向陛下您呈报消息吗?这绝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信使们在路上纷纷出现了意外,致使陛下您与京城的消息断绝,所以才迟迟无法收到消息!”
……
……
。
……
……
到了第二天早晨,收到了德庆皇帝的圣旨之后,赵俊臣就马上求见了德庆皇帝,想要与德庆皇帝商议一下回京的路程安排。
当然,趁机打探德庆皇帝接下来的计划,也是赵俊臣的目的之一。
赵俊臣身为德庆皇帝的亲近宠臣,还是有些特权的,比如赵俊臣以往求见德庆皇帝的时候,总是很快就会受到召见。
但今天的情况却是有些不同,来到德庆皇帝的临时御书房外,赵俊臣禀报了来意之后,竟是足足等待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但依然没能得到德庆皇帝的召见。
显然,德庆皇帝正在处理某些重要事务,没时间召见赵俊臣。
对此,赵俊臣自然是感到好奇,可惜周围没有相熟的太监,赵俊臣也没办法详细打探。
就在赵俊臣渐渐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临时御书房的房门终于打开了,只见锦衣卫的指挥使洪锦、东厂厂督冯德胜等等厂卫高层们一个个的鱼贯而出,所有人皆是表情严肃、面色沉凝。
见到这些人的出现,赵俊臣眼中闪过了一丝深思。
赵俊臣不仅是户部尚书,还暂时兼管着西厂,也算是厂卫的高层之一。然而,德庆皇帝召见厂卫高层的时候,竟是独独遗漏了赵俊臣,这内中的深意,自然会让赵俊臣多想了一些。
另一边,洪锦、冯德胜等人见到赵俊臣之后,倒是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异常,只是纷纷向赵俊臣点头示意之后,就脚步匆匆的各自离开了。
似乎,有什么紧要事情需要他们去处理。
看着洪锦、冯德胜等人的背影,赵俊臣眉头轻皱,不断猜测着他们与德庆皇帝的谈话内容。
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间,有一位小太监来到赵俊臣身边,向赵俊臣说道:“赵大人。您现在可以面圣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然后,赵俊臣收拢了心中思绪,转身进入了临时御书房之内。
进入了临时御书房之后。赵俊臣抬头一看,不由的又是一愣。
就在昨天,德庆皇帝可谓是祸不单行,先是沈常茂曝光了“八王船行”的诸般恶迹,然后京城那边又传来了太子朱和堉整顿商税的事情。最终德庆皇帝蓄谋已久的扳倒周尚景的计划也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按理说,此时的德庆皇帝就算不是龙颜大怒,也应该是余怒未消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