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桥的建议看似复杂,但简单说就是他愿意用共同承担风险这个条件,换取更高的版税。
没错,苏桥现在就是个卖保险的。
如果登辉同意苏桥的条件,就相当于向他认购一份商业险。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设一本书制作、运输、销售成本共计5元,稿酬1元,定价10元。
那么正常情况下,每销售出一本,登辉就会赚4元;而滞销一本,则亏6元。
但同意苏桥的条件后,稿酬增加为15元,售出一本,赚35元;滞销一本,则亏5元。
少了盈利,却多份保险。
梁行道左思右想,终究拿不定主意,于是借口去洗手间,给出版社打个电话,经过一番商量,最后终于有个结果。
版税可以再提一个百分点,但是不接受保险。
怕赔钱就不会出来做生意,对于商人来说,保险远远没有利益更吸引人。
苏桥听到这个答复后,出乎梁行道意料的爽快答应。
所有卖东西的讨价还价,都是通过王婆卖瓜的方式,抬高自己的商品价值。
而苏桥的自夸,就是在梁行道面前,表现出不惧承担销售风险的意愿,仿佛在说,“老子敢用全部身家担保,这本书肯定大卖,要不是老子没渠道,老子就自己掏腰包印了。”
果不其然,苏桥的过分自信,深深激起出版社老板的购买欲,最终把心里价位又提高一个百分点。
作为一个新人,11的版税已经让苏桥十分满意。
至于13及那种近乎赌博的协议方式,他也就随口一说,《当铺》这本书前世在内地根本没有出版过,而且经过互联网的一波消耗,对于实体书销量,苏桥心里还真没数。
不过苏桥毕竟不是做一锤子买卖,他以后还要继续出书,所以坑出版社赔钱,显然是不理智的行为。
《当铺》能不能大卖他说不清,但让出版社赚钱他却可以拍胸脯保证,因为如果印一百本,就算只卖出去六七十本,出版社也已经开始赚钱。
而只要能赚钱的作家,出版社都会如蚊见血,不断扑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