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心云有些担忧道:“当初祖母允许大哥回府,你什么都没说,我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大哥这个人,素来温和谦逊,给人感觉很好相处。祖母喜欢他,父亲也常常夸他,三叔觉得他学识渊博,只可惜孝期在身不能入仕,言谈之间多有惋惜。几乎全府上下,对他都十分爱戴和同情。甚至有好多人,对二哥册封世子一事,背地里很有些不平,我私下里听见过几次…大哥实在太过优秀,也特别圆润通达。他明明很低调,却总能让人觉得,二哥不如他…”
“你想说什么。”
师心鸾打断她,语气淡淡。
师心云咬了咬唇,抬起眼看着她,低沉道:“我觉得大哥不是低调,而是深沉。他和三妹给我的感觉一样,明明笑着,却很有距离感。这种感觉,甚至比三妹更强。他对所有人都谦逊有礼,恰到好处。可就是这样的恰到好处,才不正常。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接触固定的人群。而这个人群中每个人都是各不相同的,就算他天生性格使然,但对于不同的人,态度总会有些不同,尤其是独立的个体。若对每个人的态度一成不变,只有一个可能,他对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和善,都是伪装的。大哥曾虽大伯父大伯母被祖母赶出去,再回侯府不再如从前随意亲切也是情有可原。但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发现大哥从前也是这般,翩翩有礼,如玉君子。再联想到大伯母的所作所为,以及现在和从前性情南辕北辙的三妹,如何能不惊心?”
她心思敏感,观察细微。相对而言,师心彤就简单得多。听她如此分析,震惊的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难以言语。
师心鸾神色如常,良久以后才道:“二妹既有所察觉,想来一定刻意关注过,却没有任何发现,对吗?”
师心云听她语气就知道她早就在怀疑,当下也再无顾忌,“是的。大哥就像是一块美玉,毫无瑕疵,言行举止滴水不漏,根本没有任何突破口。但是我发现,二哥和他的关系,一日不如一日。他什么都不用做,却已让二哥感觉到了压力和威胁。一开始,两人相处还不错。但渐渐的,开始疏远。从前两人还偶尔对谈学问,下棋作诗。但最近两个月,他们除了例行的晨昏定省,几乎不曾有过任何交集。我觉得,再这么下去,会生变故。”
“那就让他消失吧。”
师心鸾说得轻描淡写,师心云和师心彤听得瞪大了眼睛。
“长…长姐,你说什么?”
“我说…”师心鸾曼声道:“让他对侯府的威胁,彻底消失。”
师心彤一见这两人,立即哼一声,偏开了头。
师良和师心怡从容的走进,对师心鸾欠了欠身,然后各自离开。
“姐姐,你相信我,师心怡绝对有问题。”师心彤对师心怡从前的所作所为十分痛恶于心,拉着师心鸾去了自己的玉春阁,一开口就道:“她是在除夕那天回来的,在庄子上呆了一年多,的确清瘦不少,也不爱说话。天天除了晨昏定省,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哪里也不去。我和二姐去看过她两次,两次她都在抄写佛经,还在自己的房间设了佛堂,看起来倒的确是经常烧香祈福。可我就是觉得,她变化得太快。就算她在外面吃了许多苦头,好不容易回来,总要先养好身体再说。哪有功夫去设什么佛堂抄写佛经?她以前那般性子,哪里静得下心来专研佛经?而且做这些事也要耗费精力。别的不说,对眼睛伤害十分大,还有手。我有次给祖母请安,刚好看见她将新抄好的佛经送来,祖母还夸了她两句。她只说是自己应该的,喝茶的时候却险些把茶杯打翻。她的贴身丫鬟就说,为了抄那些佛经,她熬了三天三夜,手腕痛得拿笔都困难,好容易才抄写完。祖母还特意将她抄写的佛经全都翻看了一遍,发现到后面的确字迹有些凌乱。”
她说到此抿了抿唇,神色微冷。
“她肯定是装的,故意让祖母知道她伤了手腕。她又是不是的揉太阳穴,一看就十分疲惫。祖母心软,看她这样,自然就原谅她了。还特意让三婶请了大夫给她调理身体,还亲自派了丫鬟去伺候她。她以前就最会装可怜,如今演戏的本事倒是越来越精湛了,不止将祖母蒙骗了过去,连父亲也…”
“四妹。”
师心云适时的开口阻止了她。
师心彤一顿,看了眼师心鸾,悻悻的闭上嘴巴。
娇娇上一次来侯府还是去年,当时她只有一个月大,没有任何记忆。这次来侯府,相当于换了个新环境,对什么都好奇。师心鸾便让乳娘抱着她出去玩儿了,乐槐也在一旁寸步不离的跟着。
三姐妹过来的时候,师心云特意让师心兰过去陪娇娇玩儿,以免她们迷路。师心兰单纯,却不笨,师心怡回来这些天,她也察觉了两个姐姐都不喜欢这个三姐,所以她什么都没问,领着乐槐她们去了花园。
师心彤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是她的心腹,都在外面守着,几人的谈话不会被任何人听了去。
师心鸾听完她的抱怨,不动声色,看向师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