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请求赐婚

楚央二十五还未娶,这次回京如果不把婚事办了,等他离京,不知何年何月才回来,夫妻俩可不发愁么?所以如今见他终于肯收心了,高兴之余,对门第也就不那么看中了。

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这个理由才合理。

他又看了眼垂眸不语的儿子,沉吟一会儿,道:“你先回去,朕再考虑考虑。”

楚央知道他不可能马上答应,也没再强求,刚欲告辞离去,宣武帝又忽然道:“离河春汛,有决堤之势。朕正想着该派谁去巡视河道,正好你回来了…这样吧,朕封你为巡河使,你去明州跑一趟。”

工部尚书顿时了悟。

皇上这是准备启用楚央了,这本也无可厚非。

京城勋贵子弟都能靠着家里在朝中谋一席之地,楚央除去自己的出身不谈,好歹也是科考状元。皇上保留他的官职多年,便是一个暗示。

今日正巧楚央有所求,皇上自然趁机提出要求。

楚央却似有些犹豫。

“皇上…”

才刚开口,宣武帝就一眼瞪了过来。仿佛在说,你要敢不答应就别想娶媳妇。

于是被威胁的世子爷只好改口,“微臣,遵旨。”

宣武帝脸色稍霁,准了楚央告退,工部尚书也很有眼力见的跪安,只剩下宫越尚且站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出了御书房,工部尚书赵义隆便拱手对楚央道:“恭喜世子,此番离河巡视回归便是大功一件,日后必定青云直上,实乃大喜。”

楚央慢悠悠的走着,“我以为赵大人该恭喜我即将大婚之喜。”

赵义隆一愣,随即笑道:“是,恭喜世子,双喜临门。大婚之日,赵某必定去府上向世子讨一杯喜酒喝。”

虽说皇上还未答应赐婚,但这位世子爷素来得皇上宠爱,但凡有所求,至今为止就没有不应的。今日怕是顾忌着太子在场,才没有当场答应吧。

楚央笑眯眯点头,“荣幸之至。”

师心鸾忙着收服丫鬟为自己在侯府站稳脚跟奠定基础,那边楚央坐着马车在朱雀大街绕了一圈,算计着时间,终于进了宫。

今年开春后明州离河一带春汛严重,楚央进宫的时候,宣武帝正在御书房听工部尚书针对此事的看法,太子宫越也在。

太监总管刘全进来禀报后,几人都是一怔。

“让他进来。”

宣武帝心中还有些纳闷,这小子回来几天了也不见进宫一趟,今天这是怎么了?

宫越比他更疑惑。

楚央向来不喜欢皇宫,因为宫中有让他觉得厌烦的人,除了必要或者父皇宣召,他基本是不会主动进宫的,今天倒是稀奇了。

楚央却不管这么多,走进来以后便对宣武帝行了个礼。

宣武帝道一声免,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才笑问:“今天怎么有空进宫来了?”

楚央素来颇受皇宠,在宣武帝面前也比较随意,闻言便笑道:“微臣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特有一事相求。”

虽说当年他在翰林院呆了没两天就走了,但宣武帝不曾罢免他的官职,所以他以臣子自称。

宣武帝来了兴致,“哦?何事?”

楚央不看旁侧的宫越,道:“微臣请求皇上赐婚。”

此话一出,不止宣武帝,连同太子宫越以及还未离开的工部尚书都微微一愣。

京城中如同楚央一般大的贵公子基本上已经成家,还有些孩子都好几个了,就连太子宫越,后院中都有一个侧妃两个侍妾,唯独楚央还是个光棍,清心寡欲得像个和尚。

宣武帝也曾有过给他赐婚的想法,不过都被他拒绝了,如今听闻他主动请求赐婚,他如何不惊异?

宫越则是皱了皱眉,他倒是知道北靖王给楚央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在今年内必须娶个女人回来。可在这之前,没听这家伙说过对哪家闺秀上心啊。该不是昨天晚上回去又被耳提面命的教训了一通,以至于破罐破摔?

可如果是这样,最起码也得要选择的对象才是。

难道是昨天在武安侯府看上了哪家的闺秀?他直觉不太可能,京城的闺秀们楚央若是看得上眼,老早就大婚了,也不至于会等到今日。

宣武帝心中同样存着这样的疑惑,于是问道:“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