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看看女儿身侧的楚央,自从在阮家那晚之后,他再没提起关于她从前的任何事。她知道他不是忘记,只是不愿去细数剩下的日子。
平淡的日子总是让人忽略时间的流逝,这两年她专心照顾女儿,也基本不去思考回家的事,但总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触景生情。想到不久后的别离,心中便生出无限茫然和恐慌。
离开,永远的离开这个时空,再也见不到他,见不到女儿。从此只能隔着时空的距离两两相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将相思埋葬。
她微微闭了眼,空中燃放的烟火仿佛在心口一下又一下的炸开。那般灼烧的疼痛,仿佛已深入骨髓。
楚央一手搂着女儿小小的身子,目光却从未离开她片刻。漫天烟火中,她微仰的脸庞美如画卷,眉心却微拢,看着几分忧郁,水润的唇淡去了三分颜色,看起来像是不堪风折的玉兰花,让人想要呵护珍藏。
他神色宁静,脸上笑容却已淡下来,就那样看着她,想要将这一刻她的表情刻入心中。否则,他将来要如何度过没有她的漫长岁月?
娇娇没有察觉父母的异常,自顾自的看漫天色彩斑斓的烟花。
除夕夜,就在嘈杂的喧嚣中,过去了。
大年初一,又开始下雪,原本想要出去看昨夜丫鬟们堆的雪人的娇娇,又被师心鸾拘在屋子里,不许出门。接下来各府开始设宴,忙了好些天,才闲下来。
这日楚央难得早早的就回了王府,晚饭时他突然道:“元宵节后,我带你们去邑郡,这次多住些日子。”
师心鸾正在喝汤,闻言手一顿,将碗放下,看向女儿左侧,状似漫不经心的楚央,半天没说话。
正月初六开朝那日,王相辞官的折子就送进了龙泉宫,宣武帝很快就批准了,王家自此远离朝局中心。
宣武帝依旧卧病在床,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据说常侍君前的,变成了淑妃。
后宫在德妃的统治下,很平静。过于平静的背后,似乎酝酿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
师心鸾想起楚央曾说过,年后就要将朝氏的案子重新翻出来。一个处理不好,京城怕是不安宁。所以他让她带着娇娇去邑郡,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如果我说我不走,你肯定不会同意,对不对?”
楚央默了默,道:“阿鸾,你和娇娇在,我会分心。”
听到自己的名字,娇娇下意识抬头看向楚央,满眼茫然好奇之色。
楚央摸了摸女儿的头,温声道:“娇娇还记得祖父祖母么?”
前年楚央和老王爷出征的时候,老王妃帮着师心鸾一起照顾娇娇,娇娇很喜欢祖母,也记得送她豆豆的祖父,闻言立即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