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三方合作

古玩大亨 红薯蘸白糖 3336 字 2024-05-17

薛晨也不是一个完全不讲道理的人,支付了一千二百万美金,比小岛田一购买的价格多了二百万美金,也算是符合市场规律。

武田制药高层为了弥补小岛田一,于是将人派来了中国,负责三方合作的所有相关事宜,担任最高负责人。

小岛田一知道即将合作生产的保健药品的潜力,将会是颠覆性的,那么他的地位和身份也会水涨船高,这么一想,失去珍藏的郁闷也就缓解了许多。

在确定了合作协议后,华夏医药集团总公司立刻开始了行动,将位于京城几条大型生产线给腾了出来,也挑选了上千个优秀的生产人员,武田制药的科研人员也像乘坐飞机抵达了京城。

三方合作中的双方都在忙碌着,而将会拿走一半利润的薛晨却是和过去一样悠闲,也终于将那对让曲连成家破人疯的龙纹玉璧拿到手了!

东西是用一个精密的银白色手提皮箱装着的,薛晨拿回了家中,放在了客厅的茶几上,小心的打开了。

端来了几片冰镇西瓜的姜慧兰小心的站在一旁看着,她不知道箱子里是什么东西,可是看到如此精美的箱子,薛晨的动作那么的小心翼翼,就猜到,肯定是了不得的宝贝。

箱子打开,里面是黄色的柔软布料,铺在特质的模具当中,下面的模具就像是人体的两个肺脏一样,一左一右凹陷进去,而这两处正好各镶嵌进去了一块半圆形的玉璧!

“这是……昆仑玉?”

得见着两块颇具来历的玉璧,薛晨呢喃了一句。

毫无疑问,这两块玉璧的材质就是昆仑玉!

昆仑玉,现今又叫做青海玉,因为主要生产产地就是位于青海省境内的昆仑山附近。

但现在一提起青海玉,就会给人一种低端劣质的感觉,当然,这也是有缘由的,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市场上大量的仿冒和田玉就都是劣质青海玉,所以给人的感觉青海玉很低端,实则不然。

如果按照真正的历史来探究,把昆仑玉称呼为青海玉是错误的,因为生产和田玉的几条主要矿脉也都隶属于昆仑山系,所以追根溯源,青海玉和和田玉否属于昆仑玉,只是青海玉位于昆仑以东,和田玉位于昆仑以北。

只是后来和田玉从昆仑玉中分离了出来,单独成为了一个品类,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在薛晨看来追根溯源还是因为资本的力量,通过宣传和炒作等等方式,让和田玉凌驾于诸多玉石品种之上,隐隐成为玉石之王的趋势。

{}无弹窗赵建军提出可以有办法让薛晨拿到五成的利润,这引起了薛晨的好奇,想要听一听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主意。

“那些药企很难答应你的要求,是因为他们认为复制技术是他们的,还要拿出厂房和生产线、大量员工进行生产,后续还要负责销售和服务等等,所以很难接受利润达不到五成,而我的办法就是让华夏医药集团作为合作方之一,将双边合作变成三方合作。”

张建军的建议是,从掌握了复制技术的四大药企中挑选出来一个作为合作方,主要负责提供技术,而华夏医药集团总公司则提供厂房、设备和人员这部分花销最大的,也最需要资本的一方面,最后,薛晨来提供神奇药液的原材料。

“根据我的推测,如果是三边合作,薛先生你肯定能够拿到五成利润,我方可以分三成,而另一家合作方则以技术入股,分得两成利润。”

听到赵建军的话,薛晨心里快速的思考了一下,感觉他说的有点意思,很明显,如果真的这样分配,那就是华夏医药集团让出了一部分利润给他,毕竟算是干的活最多,出力也最多,却只拿三成利润。

“赵总,这个提议我愿意认同,可是,在你们那边,能通过吗?”那么大一家医药集团可不是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

赵建军爽朗一笑:“这一点我还是可以保证的,更何况,这又不是赔本的买卖,三成利润虽然还不到三分之一,可就算蚊子再小也是肉,不对吗?而且,毫无疑问,一旦是在我们国内进行生产,势必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税收,这也都是我考虑在内的。”

当然,他考虑的也不止这些,虽然现在距离产品的真正开发还没有一个影子呢,但是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了解和思考,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了这种保健药液的巨大潜力,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契机,无论如何都不能错失,既然没有技术,那就只能另辟蹊径插进去一脚,绝对不可以成为一个旁观者。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基本上敲定了刚才的那个提议,让华夏医药集团总公司也参与进来,至于和那四个掌握着复制技术的药企中的哪一家进行合作,还需要进一步的谈判和接洽。

而赵建军也将此事大包大揽了下来,说他可以来处理这件事,薛晨淡笑着说了一声好,他心里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被算计,被挖坑?说到底,回春溶液只有他有,是真正的核心,所以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在次日,四家国际药企就了解到了华夏医药集团总公司同薛晨达成的协议,也掌握了具体的消息,董事会高层立刻进行了会议。

当然,四家国际药企都表达了一定的不满和不忿,这本来只是与薛晨个人的谈判和合作,现在突然多出来了这么一个强大而且又背景十足的同行,都很不高兴。

而赵建军也给四家药企通了气,不要要你们花钱,只要提供复制技术和后续的开发和研究就能够免费拿两成利润,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不好找,想要合作的赶紧答应了,否则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庙了。

赵建军也不怕这些药企不答应,继续拖下去才好,说不定哪一天他们的科研人员也研究出了复制技术,那时候着四家国际药企就可以都一脚踢开了,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局面。

如果答应的话也不错,厂房和生产线还有生产人员都是在国内,想要将技术学来还不容易?只要掌握了技术,那么依旧可以一脚踢开。

四个国际药企的高层虽然不忿,可是还不至于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也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件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没有能力进行改变了,也不能在拖延下去,否则被抢了先损失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