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瑾也不知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只是这么突然找上门来,让她实在不得不多想。
“郡主是您误会啦!”
罗氏是个聪明的,瞧见徐若瑾的脸色便猜到了她的心思,“真没有什么事情再敢麻烦郡主您的了,否则这一张脸皮得有多厚?现在就只想着为您赔礼道歉,否则往后再见了面,要多尴尬呀?”
“赔罪?这事按说不应该是你来?梁忠老爷的夫人呢!”
方妈妈突然在旁插了句话,罗氏一脸哀叹,“方妈妈,相识多年了,说句不嫌臊得慌的话,这等赔礼道歉,收拾烂摊子的事儿,向来不都是我和我家老爷出面?他们只管惹祸……”
罗氏说这话时倒不是虚伪,而是心里的确有几分委屈。
他的儿子梁世勇在一旁道,“多的话你们也别问了,若是郡主您气不过,就骂我一顿,打我一顿,别委屈着我娘!”
“放肆!别胡乱与郡主说话,没规没矩!”罗氏轻斥,梁世勇才一副气不过的样子退了回去。
徐若瑾打量了她几眼,也没多说什么,“这个理赔的我不接受,因为你们不是犯错之人,何必替人家背黑锅?是谁惹着的就谁来赔罪,天理昭昭,何必去别人身上找补?我也没有那么狠毒的心思,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更何况,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该讲的道理朝堂之上都已经讲过了,我也没心思再去追究什么记恨谁,就请您回去向二老太爷传个话,不必搬离祖宅,但若是二老太爷执意如此,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徐若瑾看一下罗氏身边的小丫头,年纪应该比自己小个一两岁。
小脸红扑扑的,好似丰收季节的润桃,格外俊俏。
从进门到现在,就一直羞涩地站在那里,不声不响,反倒是引人注目。
罗氏见机行事,徐若瑾已经这般说,她连忙又叩谢鞠躬,“既是郡主这样宽宏大度,也就没必要再继续叨扰郡主休息了,往后您若有什么事情忙不过来就派人去吩咐我,一定为郡主尽心尽力。”
“那就不多留您了。”
徐若瑾看向方妈妈,“妈妈帮我送一下吧!我便不亲自动身了。”
罗氏见徐若瑾这般说,脸上立即大喜,客套寒暄着便朝外走,到院子里又与方妈妈热络的聊成了一团。
徐若瑾看着罗氏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位从未谋面的“婶娘”,只是二老太爷要搬离祖宅,这件事情还要仔细的权衡权衡了……
恐怕,他是不想此事就此罢休!
徐若瑾并没有再见到梁忠,因为梁霄第二日一早,就亲自把梁忠带离郡主府。
“灵阁”的后院还未修缮完毕,搅拌泥土还需要劳工。
而梁忠就去负责这个工作……
得知太后将自己贬为平民,并且还连累到自己的儿子不许科考为官,更不能再入梁家祖宅,梁忠本想一头撞死,也算圆了自己的这一张老脸,而不必耻辱的活下去。
只是梁霄与他在杂房私聊了近一个时辰,梁忠再出来以后,踏踏实实的去“灵阁”做事,只是不再开口说一句话,更是谁都不理,好似成了一位陌生的聋哑人。
梁家二老太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气的昏迷不醒,险些死了过去。
待被救醒之时,他的眼角流下了一行老泪。
那个逆子为何还要活着?为何不自我了断,还要苟且偷生?
作了一辈子却落得这个地步,他还有什么颜面活着?
二老太爷很后悔,当时为什么偏要与徐若瑾那个女人置气,没能见成梁霄后就不去找她。
如果那时就去见她的话。或许不会发生后续的这么多问题。
可这世上哪有后悔药可吃,他现在再想已经晚了!
而太后不允梁忠进入梁家祖宅,也等同于向他给予警告。
子不教父之过,梁忠此举都被斥为对不起梁家的列祖列宗,更何况他这个当爹的?
斟酌了整整一宿,二老太爷做出了决定。
吩咐梁方在京都之处寻找另外的宅邸,准备二房从老到少全都搬离梁家祖宅。
这个决定一出,梁家二房可谓掀起了翻天覆地的震惊。
不过是梁忠出了问题,被贬为平民,为何所有人都要搬离梁家祖宅?
难道一人做错事,还要连累所有人不成?
梁家内部吵得天翻地覆,王氏更是被几个妯娌骂的狗血喷头,险些挨打!
而这一场闹剧最终是以二老太爷的震怒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