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这就把衣裳换上。”
徐若瑾也不拖沓,立即让春草把物件都拿过来。
方妈妈并未在内间陪着,而是出去等,梁霄在旁陪着,他感觉到方妈妈有话要说。
“您今儿瞧着有心事。”梁霄开门见山,“母亲近来脾气不好,您多担待。”
“跟随夫人这么多年了,哪会计较这个?”方妈妈斟酌下才道:“老奴冒昧的问一句,四爷您打算怎么安置大房的小主子?”
梁霄对方妈妈的问题并不奇怪。
方妈妈心事不宁,显然也与此有关。
“大哥的意思是不要放在府内,反而不安全。”梁霄只把梁辉的想法说了,并未说他自己如何看待。
方妈妈沉叹口气,提醒道:“大爷向来沉稳有度,思虑俱全,只是四爷您不要忘了,大奶奶的脾气禀性与四奶奶不一样。”
梁霄微蹙眉头,点头道:“我知道了,我明天会与母亲细说。”
方妈妈点了点头,才算彻底的放下了心。
而此时内间的门也开了,徐若瑾换好衣装走出来,深深吸引了梁霄的目光。
丁香色雨花锦莲纹夏裙,腰间束了一条金丝带,上缀着几颗珊瑚粒子。
圆翻髻上暂未插珠鬓等物,倒显得她更清秀素美,柔婉大气。
两套发簪端在手里,徐若瑾拿给方妈妈看,指了指左边的,“这是曹嬷嬷选的,右边那是我自个儿挑的,您看哪一个更合适?”
一套镶珠宝彩蝶鎏金簪,另外的只是一根宝蓝盘丝珠钗。
方妈妈笑着指了指她自己选的珠钗,“夫人或许会用彩簪,四奶奶用珠钗更合适,何况这一套衣装华而不奢,才是您心底之意吧?”
徐若瑾笑的格外灿烂,“就知道您更懂我!”
把发簪放于一边,拿起珠钗随意的插在发髻之上,就算装扮完毕。
梁霄一直都在直盯盯的瞧着她,倒是把徐若瑾瞧得连忙转过身去……
而与此同时,杨桃在外传着话,“四爷,四奶奶,那个严家的公子到咱们门口了,说是在等着您和四奶奶出门一同去姜家!”
徐若瑾张大了嘴,“这只死苍蝇,没完了啊!”
姜老太爷过寿在中林县可谓是一件重要的事!
这并非因姜家的名声够响,也是他为人慷慨,哪怕是街边讨不到饭食的乞丐求上门,老爷子也会赏两口饭吃。
故而,他的六十大寿,寻常的百姓街坊都会上门送些心意。
清晨一早,姜府门口已被围的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喧嚣热闹,人们并未拥挤,而是嬉笑的排着,等着,闲暇之余凑了一起聊上了天,多交两位朋友。
哪怕中林县最繁华的金街都没有过这般景观。
梁夫人今儿也起的格外的早。
寻常去各府的应酬便罢了,但今儿是姜老太爷的寿辰,府上所有人都会到场,她也格外认真,不但自己的衣装是斟酌着用,昨儿连带着徐若瑾的也特意问过了。
待得知是曹嬷嬷为她选的,这才作罢。
用过早饭,梁夫人便更换好衣服,坐在妆奁台子面前梳发上妆。
方妈妈刚刚拿起篦子,梁夫人便抢了过来,“我还是不能放心,芳茹身边有曹嬷嬷,可徐若瑾身边只有那个黄妈妈,瞧着她我便不顺眼,你再去瞧瞧。”
“好似还有从各地赶来为姜老太爷过寿的,别出了错漏被人挑毛病,如今的梁家,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方妈妈对梁夫人的吩咐只能应下,“那老奴去那边儿了,让白芷过来陪着?”
“不用她,我前儿个看院子里的香槐不错,做的活计挺细致的,人也老实,让她进来试试。”
梁夫人突然选了一个院子里收拾杂物的二等丫鬟。
方妈妈微有踌躇,脚步没动。
“您真要选她?”方妈妈的问话,含义颇多。
梁夫人心底一惊,却不敢看方妈妈的眼色,转过身径自梳着发丝,“我怕寂寞,身边多两个丫鬟有什么不好的?”
方妈妈没有再回话,出门去喊了香槐进门,她则往“若霄轩”行去。
梁夫人望着方妈妈的背影,只叹口气。
虽心里有些愧疚,可谁让她与徐若瑾那般亲?自己也是逼不得已了。
并未让香槐为自己梳头,梁夫人吩咐道:“去门口把杨正给我找来,要快!”
方妈妈行去“若霄轩”这一路,心情并不太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