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劳工

华工出色的工作赢得英法双方高度赞扬。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

法国一位具体负责华工营的军官在向其上司汇报时写道,华工“温和、聪慧,是优秀的工人”。在英国管辖下的华工,尽管面临各种管理问题及不公平待遇,也表现优异。英国人威克夫德当时所写的华工报告就是华工出色工作的最好见证。

他这样写道,每一位华工都是“顶呱呱的多面手,能忍不能忍之苦,工作风雨无阻,冷热不惧”,“他们善于学习,对英国远征军的各种工作需求,都能应付自如”。英国国防部对华工的出色工作也深为赞赏,称他们是所有工人中“最好的”。

由于大多数华工的工作地点靠近前线,不少人因此血洒战场,甚至为协约国捐躯。迄今为止,历史学家尚不能确定究竟有多少华工为协约国事业献身,本文在这里只能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华工死亡的数字包括在赴法途中死于德国潜艇攻击,战争期间死于战场,战后为打扫清理战场,死于地雷、引爆炸弹等。

关于赴欧途中死于德国潜艇攻击的华工,有案可查的是700多人。

至于多少人死于战争期间或战后清理战场中,需要加以论证。间接求证的办法是调查在法国的华工墓地。法国有多处一战华工墓地。

在一个名叫“诺艾尔”靠近索姆湾的华工墓地,800余华工埋骨于此。在另一个离巴黎不远的巴伦墓地,有1000余华工的英灵永存于斯。在巴纳克村庄墓地,201位华工埋葬在这里。把死于途中及葬身于法国的华工数字相加,我们可以得出近3000名华工死亡的数字。

1919年12月10日英国国会记录记载约2000名英国管理的华工在一战期间死亡,如果属实的话,可以确信实际死亡的数字更大一些,因为这2000人仅包括英国华工,法国华工并不包括在内。

{}无弹窗第六百八十二章劳工

这一大家子的饭局了。这一桌子,就刘博然一个男人。

刘博然旁边是刘九儿和程雪琴,红素,红叶,程雪莹那丫头,欧阳清月,白晓月。赵卓雅,加上刘博然都能凑成两桌麻将了。

还有李贤淑现在在国外,被刘九儿派出去看世界去了。

这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这时候的刘博然还有些感动呢,但是也不知道跟大家聊什么。不过这个气氛非常的感染人。

而此时的红素,看大家都不说话。就又提到关于国外劳工的问题。

貌似开始刘博然根本没说完。这时候就当是给大家讲故事了,刘博然一边吃饭,又一边继续劳工,给红素她们讲下去。

关于劳工,一个人那边有他们自己人比较可观的记载。

英军格雷上校是分管华工营的一位军官,对管理问题深有体会,他在1918年初的一份保密函件中写道,华工营管理工作出现的许多问题,责任不在华工而在军官。他认为许多管理华工营的英国军官根本就不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