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巡查一半,忽然有个骁骑侍卫跑过来禀报:“大人,不好了,千夫长杀了个女子,正闹的不可开交呢。”方奇三人赶紧骑马跟着侍卫来到街上,只见一老婆子正拖着一名蒙元伤兵哭嚎,老头欲上前去拉蒙元兵,被他一脚踹倒,一头撞在墙上鲜血迸溅不省人事。周围站着好多人,但面对行刀行凶的蒙元人没一个敢上前的。
那人见这老婆子死拖着不放,正欲举刀,郑羽衣一抖袖子,一支袖镖打在他的手腕上,顿时将弯刀打落在地。
方奇喝道:“来人,将他拿下!”十几个侍卫一拥而上,将行凶按倒绑上推到方奇马前,此人有点面熟,身旁的侍卫悄声提醒道:“他是公主侍卫里最勇猛的哈撒儿,也是攻取函谷关的勇士。”
方奇跳下马去看老头,老头是被撞昏的,让人取来布条给老头上了药包扎好让人抬回屋子里。苗苗和尚郑羽衣上前扶起老婆子问到底怎么回事,老婆子几欲昏厥,断断续续诉说元兵杀人经过。
这对老夫妻的儿媳妇正在家奶孩子,惊动了哈撒儿,欲行不轨,妇人抵死不从,刚巧老婆子回屋子里,哈撒儿忙乱中抽刀行凶杀人,老头子回来两个人都捉不住他。
三人进屋子一看,只见个周岁大小的婴儿坐在炕上咧嘴大哭,一个妇人倒在炕上,衣服撕成一条条的,脖子上鲜血流满了炕被。方奇赶紧让侍卫找人把尸体收敛起来。正此时郑老财带着一帮子乡绅匆匆忙忙赶来,安抚苦主敛尸的事自然就交给他们去做了。
街上围着好多老百姓,此事一发生,便有人说汉人也不敢拿蒙元人怎么样。方奇让人把哈撒儿带进帅府,这哈撒儿倒是挺横,昂着头立而不跪:“方大人,我看你也未必能拿我如何,公主殿下可是对我青眼相加。”
方奇忽然想起来,在庆州府仗势马踩老头的便是这小子,还真佩服这小子的横劲儿,嘿嘿冷笑,“是么,那好,我也让你死个明白,公主有令,安抚城中百姓,任何人骚扰百姓按律法处置。来人!点炮!押十字街口砍头!”
别说五百两银子,就算是一千两金子,方奇连眼也不会眨巴一下,礼物太轻,收了没意思,反而落个贪财的恶名。你要是送个比西瓜还大的东珠,我肯定毫不客气地收下。
这帮乡绅哪里知道他的胃口有多大,大概也只是月烈送给他的那棵珠子才能放他的法眼。只道他真是为城中百姓着想,一个个喜笑颜开马屁一个接一个拍过来,酒菜丰盛可口,又加上满耳朵里塞满了阿谀奉承之词,这顿饭吃的可爽了。
吃罢了饭,郑老财又让人敬茶,这茶是关中特产茶,清香溢出饮之齿颊留香,正是昨夜郑羽衣待客的茶。郑老财颇为狡猾,言谈之间打听忽必烈大军还要打多久,会不会打完之后就撤走了。
方奇说:“大汗陛下的事岂是我们这些人能知道的,不过这次是大仗,是夺回属地,要把阿里不哥打跑赶走。”其实关中几次易手,普通人根本搞不清到底谁打谁,今年你来明天他来,反正打来打去一团糟。
不过郑老财多少还算有点头脑,“若二位将军能一直守在此地,那真是全城百姓的福气。”
方奇和苗苗当然不可长期守在这里,铁打营盘流水的兵,他俩虽然算不得是兵,可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接下来商议建关筑城的事,郑老财在这群乡绅里算是有点脸面的,办事还算公平,把任务分摊下去,比如说要多少人工,要使多少银子,各人分担点任务。大伙各领各事去办。
郑老财见方奇和苗苗没有要走的意思,便说道:“二位将军可有雅兴听戏?本地有关中腔,若……”
苗苗打断他的话,“听戏就不用了,若能和你闺女谈经论道,那更有趣的多。”
郑老财勃然变色:“将军谬闻了,小老儿只有两个儿子,哪来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