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没文化啊

我的时空之门 牛斗 3785 字 2024-05-17

“视如常人,我没必要赶尽杀绝,他们也不值得我如此。呃,好吧,视如常人的话,恐怕五谷不分六体不勤的他们连活下去都难,我会册封一个荣誉爵位给他们,俸禄足够让他们能够过着寻常富贵人家生活。”

张昊想了想说道,

“多谢。你确实胸怀高远。这个天下在你手中,会更加兴盛,百姓们想必能够生活的更好。”

朱儁由衷的说了一句,脸上浮现淡淡笑容。

张昊蓦然感觉不对,连忙示意一下,边上侍卫迅速扶住软倒的朱儁,却见他的嘴角有血流下。他竟然选择了咬舌自尽。

连忙上前查看了一番,不知道因为疲惫还是因为疼痛,朱儁直接晕了过去。好在没有直接挂了。不然张昊怎么和蔡邕交代。没文化啊,不知道咬舌自尽最不容易死吗?而且还很遭罪。

直接叫来医匠,让人好好照顾朱儁,又叮嘱亲卫将事情告诉蔡邕,让蔡邕和卢植去照顾朱儁,这个刚硬的老头,张昊是伺候不起了。

随后张昊接见了董卓等投降的人,其中最吸引张昊目光的无疑就是董肥肥了,这个家伙肥壮如熊,满脸横肉却能够表现出一副恭顺谄媚的样子,绝对是个人才,很识时务,怪不得能够爬的那么高。

应该说,董卓挺倒霉的,属于被张昊影响的一个小悲剧。本来今年应该是董卓飞黄腾达的一年。

想想历史上董太师的威风,什么夜宿龙床啦,什么废立皇帝啦,虽然结局不美。但好歹人家牛叉过,什么都享受过。

想到历史上董卓的结局,张昊扫了一眼董卓,虽然很是肥壮,但想来如果点天灯的话,应该不会像传说中那么夸张,嗯,是进京之后养尊处优养出了肥膘吧?!

被张昊如此打量,董卓神色不变,但心中也是阵阵激灵,哪怕经历了那么多残酷的战争,但董卓依然不想死啊,死了的话,怎么享受荣华富贵。所以这时候董卓只是将腰弯的更低一些,脸上笑容更灿烂一些。

哪怕董肥肥的黑历史很多,但人家已经投降,张昊这会儿不可能直接干掉他。

表面上还是要一视同仁,该整编整编,该去进修就去进修。少不得,回头派人盯着他点。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对董卓印象不佳,所以张大王派人稍微暗示了一下。于是董卓很懂事的将赤兔马进献给了张昊。张昊甚至都懒得故作姿态的推辞,直接接受。少不得对董卓好言抚慰几句,反正说话又不花钱。

另外还有个人必须要提一提,那就是虎贲中郎将袁术了。

这位袁家大少没有投降,这肯定不是他多么的忠贞不屈,完全是他清楚自己和张昊有过节啊。

想着去年在雒阳城中两人相遇时的情形,以及后来这个家伙的小动作,张昊给袁术安排了一个好差事。去挑粪,磨练磨练筋骨。

这样安排之后,张昊甚至见都没见袁术,虽然有去打脸的理由。但这时候的袁术已经不被张昊放在眼里,他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去当面打什么脸。

朱儁残部降了之后,大乾忙于消化地盘,诸如围剿残兵溃兵之类的事情不用多说。

雒阳的气氛愁云惨淡,今年对于大汉而言,似乎是个相当悲催的年份。

好吧,这些年大汉的国运一直悲催。但今年尤甚。无他,只是莫名冒出来的这个大乾就足以让大汉不堪重负了。尽管不如几年前的黄巾那般声势浩大天下皆反,但危害和实力尤甚。

大乾稳扎稳打,如今已经手握数州。大汉几次围剿都未曾奏效不说,反而损兵折将。皇甫嵩和朱儁以及董卓这样的大汉名将都失陷的失陷,或是狼狈而逃,这对朝廷诸公乃至整个天下都是个巨大的震慑。

看似皇甫嵩等人起起落落,但谁都知道,这些名将才是真正的擎天白玉柱。连他们都失败了,朝廷还能如何?或者说,这样一来大汉还有席望吗?

雒阳城中很多人思索着这个问题,但表面上都是一副尽忠为国的模样。商讨着到底该如何应对大乾。这些钱国库空虚,兵力薄弱,很多时候评判都是就地征集兵员。

虽然雒阳城中如今还有着一定的军队,但何进等人可不敢放出去,放出去谁来保护他们这些大汉紫金梁?

尽管有朝臣提出这样的建议,但‘英明神武’的何进犹豫了。最终只是抽调出一部,有淳于导率领着前往颍川和皇甫嵩会和,抵抗大乾。虽然朝廷上有处置皇甫嵩的声音,但何进不是傻子,知道惩罚了皇甫嵩,还有谁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应对大乾?

除了一部分军队之外,何进还特意派出了自己的一些僚属,比如说陈琳荀攸等人前往皇甫嵩处辅助。

除此之外,派工匠加紧研究仿制朱儁好不容易送回来的火炮。

值此关头,连以往吝啬不已的各大世家这时候都是一副忠心国事的样子,大量粮草拿了出来。

当然,类似大肆勒索富户,征集钱粮,征召壮丁的事情不管是世家还是朝廷都是兢兢业业在做。雒阳八关被死死封堵住,这才让他们多了一些安全感。

何进下令征调关中的一部分军队,初次之外派人前往各地征兵自然是不会忘记的事情。

这时候何进还有朝廷不少官员还很庆幸,起码大乾在击败朱儁和皇甫嵩之后,并没有乘势进逼雒阳,不然的话,他们还真没有把握能够抵御住。

庆幸之余,少不得有人鄙视大乾目光短浅,不知道利用难得的机会,造反都不专业。

事实上,张昊属下中确实有人提出可以直接攻打雒阳城,但商讨一番之后,被张昊否决了。

不是不知道那样做的好处,但张昊更看到了那样做的坏处。之前就说了,大乾军力相对薄弱,想要直接攻击雒阳城,必须抽调各地的军队,虽然因为宣传得力,如今各地形势平稳,但终究时日还短,缺少武力威慑,是否会出现什么叛乱,谁都不敢肯定。

另外直接攻打雒阳城,且不说朝廷主体会不会逃,成功之后,大乾自然声势暴涨,大汉最后的脸皮都被揭下。那样或者很多地方都会爆发叛乱,这对大乾而言不是坏事,因为大汉威望消失,对于后续攻伐有好处。

但对各地民众而言,却要承受一段混乱了。秩序混乱之后,社会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偏偏大乾的实力还不足以迅速平定全境,这在张昊看来,就不是什么好主意了。

不是因为什么假仁假义,毕竟张昊起兵以来,被牵累的百姓同样不少。关键时刻张昊狠得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