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回 瞒骗之罪

瑜真传 灵竹子 3292 字 2024-05-17

“还好,就是小腹有些下坠感,想回房休息。”

子嗣为大,她要离开,太夫人也不强求,但又不希望她去找人知会傅恒,随即赏了些补品,说是让身边的一位嬷嬷跟着送过去,实则是防着她报信。

伎俩被识破,七夫人也没有法子了。偏偏因着小禾是妾,那会子被拒之门外,没能进入德辉院,她就在院外焦急的等着,七夫人一出来便瞧见了她,但又不好明言,便故意与身边的嬷嬷道着,

“太夫人罚瑜真跪两个时辰,只怕九爷回来该不依了!”

嬷嬷面无表情,“太夫人一向赏罚分明,若然不是九夫人故意欺瞒,她也不会大动肝火。”

“可瑜真也是迫不得已,若然被绑架一事在府中传开,难保让人不会加油添醋的乱嚼舌根。”

“孰是孰非,奴婢也管不着,太夫人才是这府中的主母……”

小禾一听这话,心下了然,原是为了寺庙失踪一事!知情后,小禾立即去向小厮打听九爷的去向。小厮只道九爷这会子应该在张阁老的大学士府。

“今日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亦是张廷玉大人的诞辰,九爷前去贺寿了呢!”

小禾拜托他走一趟,去请九爷回来,小厮故作为难,说他还有事要忙,走不开。这神色一看就假,会意的她心知没有好处办不成事,可她出来也没带碎银,只好将发间的一根簪子给了他,好言请求,

“劳烦你走一遭,就跟九爷说,寺庙的事戳穿了,他便懂得。”

“好嘞!”得了好,小厮再不推脱,即刻转身去办。

小禾不由苦笑,妾室算什么呢?她连一个小厮都指使不动,还得低声下气的说好话,人才会答应帮她办事。罢了,计较这些无用,只要能解九夫人之围即可。

话说这小厮收了簪子,跑得贼快,心想着毕竟事关九夫人,指不定到了九爷那儿又能讨赏钱呢!偏他点背儿,赶至学士府时,门前的守卫竟道:

“傅九爷已然离开,与世子萨喇善一道同行。”

小厮又马不停蹄的赶去二姑娘的婆家,一问又无人,“我家世子没回府,兴许去了留香楼。”

“啊?”小厮顿感绝望,实在懒得再跑趟!料想九夫人只是被罚跪而已,应该没什么大碍罢!

瑜真竟被劫匪绑走?可她那日归来后,明明说自己迷了路啊!心中存疑的赫舍里氏怕太后笑话,没敢多问,又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宫。

一路上,她都悬着一颗心,猜测着傅恒是否知晓此事,难不成他也被瑜真骗了?倘若真是玹玥绑架了她,按照她那得理不饶人的性子,应该立即告状才对,为何一直忍着没吭声?难道真的遭人侵犯,才不敢说出来,怕被丈夫嫌弃?

若果真如此,一个不清白的女人,怎么配做傅恒之妻?火冒三丈的她一回府,才下马车,便让人去请瑜真到德辉院,准备严加审问!

彼时瑜真并不在昭华院,她正与小禾一起去看望七夫人,原来七夫人有了身孕,才两个半月,还没告知太夫人,想等三个月之后再说。瑜真自该恭喜,同时也得替她保密,

几人正说着话,外头有丫鬟来报,说是太夫人有请九夫人去一趟。瑜真见她神色惶恐,料想不会是好事,便问她,“可知是为何事?”

那丫头也曾收过九夫人的好处,便如实回道:“具体的奴婢不晓得,只知道太夫人自太后宫中回来之后,便神色不愈。”

太后?难道太后还因着上回之事记恨于她?跟太夫人说了什么?

担心太夫人刁难她,七夫人决定陪她一道前去,去德辉院的路上,小禾不禁猜测着,“到底太夫人知道了什么,何故发火?”

此时的瑜真也不敢肯定,只是推测着,总不可能是为皇上打玹玥的耳光罢,那是圣命,与她无关,没道理怪到她头上,难道是因为她跟太后犟嘴,太后跟她婆婆告状?若只是为此,也没什么可怕的,就怕更严重!

猛然想起,傅恒曾当着太后的面,将她被绑架一事说了出来,此事皇后也知晓,但皇后不是多嘴之人,想来不会刻意跟太夫人提起,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后说出此事,太夫人才会大动肝火,找她算账!

一切都是她的猜测,只有去后才晓得真相。瑜真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也许事情并没有她想得那么糟糕。可是才进屋请安,太夫人也不赐座,浑没了平日里的亲厚,只呆着一张脸,冷冰冰问她,

“那天你陪琏真去寺庙,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你若肯坦白,还可从宽发落,若再有所瞒骗,必当家法处置!”

既有此问,瑜真便可确定,必定是绑架一事被揭发,那她再不承认便是狡辩,无奈之下,她只好如实交代,

“那日上香之后,儿媳与几位嫂嫂又去往后山,她们采桃子,我去赏荷花,冷不防被人迷晕……”

话未说完,太夫人已然震怒,“果然是被绑架,那你为何说是迷路?”

还不是傅恒交代她不要说出实情,可她又不能把责任推给傅恒,太夫人听罢只怕更生气,想了想,瑜真便东拉西扯,找了个义正言辞的理由,

“当时我醒来就在一个山寨之中,儿媳还以为是劫匪,后来觉察出异常,九爷又去康王府追查,但只是猜测,并无证据,几番查探,终于查到是玹玥指使,但她死活不认。

九爷念在富察府欠着康王府一条人命,最终不予追究玹玥的责任,不了了之,儿媳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没受伤,也就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