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跌宕起伏的赋文,在喧嚣尘上的京城扭转了舆论的走向,能让这种戏剧化局面出现的人,是天下第一才子薛灵峻。
东宫。
轩辕珏看着眼前的《江夏郡主赋》,薛灵峻出去游学两年,才气更上一层楼,赋文的初始就有点石成金之妙。
日出九重台,照我江夏畔。江夏有好女,丽质与生来,妙龄芳十六,一朝入宫阙。
“参见太子殿下。”两年不见,太子更为俊美,深沉,优雅,也多了一种说不明道不明的淡漠和危险。
太子对薇儿的无心他早就知道,但作为薇儿的哥哥,他自然是有私心的,希望妹妹能够得偿所愿嫁给太子,但今时今日再见太子的时候,薛灵峻已然明白,没有人能真正勉强太子。
就在所有人都在观望皇帝陛下会如何处置江夏郡主舞弊丑闻的时候,处于纷乱流言中的京城忽然爆出了一篇《江夏郡主赋》。
该赋写的是江夏郡主在参与太子选妃过程中展露的艳绝惊才,从第一场诗句的精彩,再到茶艺的妙绝,最后那场刺绣中的笛声引鹮更是一幕耀世华章。
整篇文章文采斐然,荡气回肠,令人拍案叫绝,阅毕,一位美丽聪慧而极具才情的太子妃跃然纸上。
《江夏郡主赋》立即在京城引起了轰动,究其原因,是因为作者是那个有“天下第一才子美誉”的薛灵峻。
薛灵峻天赋极高,年少成名,文人大多清高傲物,更何况是他这样的高才?
他的墨宝千金难求,平日也惜字如金,这么多年以来,能得其做赋的人,唯有鼎鼎大名的茶艺大师伏鹤先生,那篇《伏鹤赋》迄今仍为儒林佳话,为人津津乐道,顶礼膜拜。
薛灵峻虽年纪轻轻,但在文人士族中的威望和影响极高,无数士人以能和他结交为荣,就算不能见到人,能得到他的题字也是一件极其光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