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劝学

最终苏诚志在大家的劝说下,打起行装于九月二十这一日出发,重新踏上去府城的行程。

苏诚志这次去府城可以在白云书院跟着林先生整整三个月,为了安心读书,这一次苏诚志没有同意住在陆老太太的那座别院里。

陆瑾康也没有表示反对,而是听从了苏诚志自己的意愿,吃住都在白云书院,不过却坚持给了个识字的小厮给苏诚志,照顾苏诚志的日常起居。

这个小厮苏云朵是见过的,与九儿一样总是跟在陆瑾康身边,苏云朵一直以为这个小厮与九儿一样都是贴身伺候陆瑾康的小厮。

直到陆瑾康提出将他给苏诚志当小厮,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叫秋喜的小厮并不是陆瑾康的人,而是陆老太太的人,是府城别院管家的儿子,也就是九儿的堂弟。

秋喜今年十六岁,也就从去年陆瑾康来燕山府才开始跟在陆瑾康的身边,不过他自小习武,拳脚功夫相当不错,对付个壮汉完全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为人甚是机灵,对府城的大街小巷更是了如指掌。

白云书院规定每个学子可以带一名小厮贴身伺候,故而秋喜可以跟着苏诚志住进白云书院的宿舍,有秋喜跟在苏诚志身边,苏云朵觉得没有什么可以不放心的了。

苏云朵不再担心苏诚志的原因,除了秋喜还因为宁忠平。

宁忠平已然正式成为陆瑾康手下的得力干将,因为宁忠平有当镖师的经验,被陆瑾康委以重任,成为硝石矿运输总管,经常有机会去府城,故而苏诚志在府城的情况总是源源不断地送回家来,消息往来比以前苏诚志在林溪镇教书时还要频繁。

自从送走苏诚志,苏云朵也更加忙碌起来。

每日一早起来就跟着宁华丰兄弟还有柳叶儿母女下地里收菜,等宁华丰兄弟赶着马车送菜去县城,苏云朵就该去地里看看药材的收获情况,当然更多的时间用于晾晒和泡制药材。

抽空还得进行肉干和肉松的研制,因为有深知药理的老大夫从中指点,肉干的研制已经初现成效。

苏诚志中举的庆祝宴办得十分成功,大概是陆瑾康的面子吧,这次县太爷带着师爷还有一众官老爷也来了葛山村为苏诚志祝贺。

当看到县太爷带着一群县衙的官老爷到达葛山村,整个葛山村都沸腾了,乡亲们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喜悦又自豪的光芒。

县太爷的到来,因老苏家而给葛山村蒙上的阴影似乎一日之间烟消云散,几日前死在村口老槐树的苏云英更是无人再提。

县太爷也不知从哪里听说了“神泉山庄”四个字的来源,硬是带着一众五体不勤的老爷们去神泉山庄恭恭敬敬地跪下叩了三个头。

葛山村的乡亲们这才知道“神泉山庄”这四个字原来还有如此大的来头,自此对神泉山庄和老大夫更是恭敬有加。

“表叔,我建议你接下来还是去府城的白云书院。林先生对表叔还是很看好的。”待宴席曲终人散,陆瑾康找到苏诚志郑重其事地说道。

能得到府城白云书院听课的机会,一是林先生很看好苏诚志,二也是陆瑾康在背后使了劲,否则这个时候并非书院的招生季,苏诚志要得到这个名额并不容易。

苏诚志却颇有些踌躇,倒不是不想去白云书院聆听林大儒的教诲。

乡试前那差不多一个月的课令他得益非浅,比以前更清楚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若能去白云书院跟着林正堂先生再读几个月的书,那些短板必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弥补,收获更是绝非他自己在家自学可比,对明年的春闱也就更有把握。

可是他这一去就是几个月,至少要到年前才能归家,而过完年就要启程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如此一来至少有半年的时候无法顾及家里和村学,这让他深觉对不起对他寄于厚望的乡亲,对妻子儿女也生出浓浓的愧疚之感。

陆瑾康对此却很有些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是嗤之以鼻:“表叔觉得在春闱高中和春闱铩羽而归这两者中,哪一个更能给葛山村带来荣耀?”

苏诚志眉头一挑,那还用说嘛,自然是高中啦,谁会将铩羽而归当成荣耀?

只这话没说出口,他已明白陆瑾康这一问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