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纪,那么多心思,你就不怕未老先衰?!
家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安心陪你爹去府城考试,照顾好你爹和自己。
对了,我再给你两个人,赶车跑腿的事尽管交给他们。”苏云朵的左右为难在老大夫眼里压根就不是个事,这日直接找到苏云朵,一脸嫌弃地看着苏云朵絮絮叨叨地说了这样一番话。
将老大夫的话在心里掰开来在心里细细思量了一番,苏云朵锁了几日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
正如老大夫所说,建房子的事,她也使不上什么劲,最多也就是与魏氏婆媳一道给工人做饭做菜,这事儿没她在魏氏婆媳一样能够替她办得妥妥的,何况还有宁氏在一旁看顾着。
苏云朵自认自己并不算太聪明,更没有前世看过的小说中那些穿越前辈的能耐,可以捣鼓出抽水马桶、淋浴房、地砖瓷砖之类的东西。
她能做的最多就是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在建设神泉山庄的时候几乎该提的都已经提过了,而这些建议中可行的也都在建设神泉山庄的时候利用上了,再多的苏云朵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院前和后山梯田种的药材,采收的事儿老大夫早就已经与宁忠平商量安排妥当了,只待药材采收期一到,就会有短工来采收。
苏云朵能做的也就是晾晒药材,当然她很想趁此机会跟着老大夫学习泡制药材。
不过只要家里还种药材,学习泡制药材的机会有的是,倒不急于这一时。
如此一来,她留在葛山村的作用远不如去府城大,苏诚志虽然去过府城多次,对于府城还算熟悉,可是这才是他第一次参加乡试。
既然定下来了,苏云朵就不再迟疑,七月初十这日启程前往府城。
宁氏无法随同前往,临行前拉着苏云朵重重复复地叮嘱:“……你爹要在考房里吃住,吃的东西一定要干净,秋日入夜天凉,千万莫要忘记给你爹带上厚实的褂子……”
苏云朵知道宁氏心中不能去府城陪考的遗憾,自然连声应是,并不见一丝的不耐烦。
今年的乡试与往年一样,安排在八月初六进场进行第一场考试。
虽然苏诚志考中秀才已经有十四、五年,但是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乡试,加上他既没有进县学读过一日书,更没有进府学读过书,对于这次参加乡试的秀才的情况和燕山府历年乡试的情况可算是两眼一抹黑,故而苏云朵建议提前去府城。
这样的话苏诚志就可以在复习备考之余,抽出一些时间来参加一些考前的聚会,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听别人的策论如何破题答题,再想想自己是如何破题答题的,应该也是个提高。
不知道有没有前世那种特地为考生开办的考前强化班,如果有的话,苏云朵也希望苏诚志能够去强化一二。
这次主持燕山府乡试的官员是谁,有些什么喜好,陆瑾康倒是给苏诚志送来了第一手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
这位主考官是陆瑾康叔父陆越的大舅子方正知,故而陆瑾康的这第一手资料相当完备。
孙宏飞有针对性地给苏诚志做了一些必要的强化。
按照原先的安排,就在这几日宁忠平就要送苏诚志去府城赶考。
沈氏怀孕自然不好再让宁忠平送苏诚志去府城了,苏诚志本人的意思原本并没有打算提前去府城,如今正好有了借口,他打算八月初一动身,提前几日到府城找个客栈住下即可。
苏云朵哪里肯依,乡试可不是院试。
对于乡试,苏云朵早就已经向孙宏飞打听清楚基本的流程和考房的情况。
根据孙宏飞的介绍,东凌国的乡试与苏云朵记忆中的乡试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初六,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整个乡试考完已经是八月十六,也就是说考生们要在考房里过中秋。
她还知道考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没有被褥也不允许自带被褥。
虽然考棚里备有一盆炭火,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可是苏云朵还是替苏诚志准备了两件厚实的长袍,权当夜间休息时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