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臣哥儿对药挺敏感的,才跟着背了几首汤头歌就能现学现用,难得!”也不知道是不是孙宏飞已经知道老大夫想要收苏泽臣为徒,总之今日对苏泽臣还真是不吝夸赞呢!
虽然早就知道苏泽臣背了好几首汤头歌,可是苏云朵依然假装不知,惊讶地看着苏泽臣:“二弟这么厉害,了不起!那学堂里的功课可都会背了?”
苏泽臣被苏云朵夸得小脸通红,听苏云朵提起学堂里的功课,生怕苏云朵误会赶紧申明:“学堂里的功课全都背会了,姐,你听……”
先是《三字经》,后是《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几乎篇篇不打顿,流利地从头背到尾。
没办法,这孩子几乎真的是过目不忘,才上了不到半年学,就已经远远超过同龄的孩子,这样的记忆力用在读书科举上,只要能够做到融会贯通,说不定就能够一试中的。
可惜这孩子对医药的兴趣明显比读书的兴趣更浓!
苏云朵的眼底闪过浓浓的遗憾。
虽然她一心想要培育弟弟们走科举之路,让这个新的家兴旺起来,可是她也不能不顾念弟弟们自身的兴趣,路总归还得弟弟们自己走。
“姐,我喜欢跟着孙先生认药学医,我保证不会耽误学堂的功课,你看今日我已经多写了两张字了。”苏泽臣将自己练的大字拿来给苏云朵,表示自己是在超额完成学堂功课的前提下才来学医识药的。
看着苏泽臣一笔一划认真写下的大字,苏云朵在心里暗叹了一声,还问什么呢?
这孩子对学医识药的兴趣都摆在脸上,那份喜欢从心底流淌出来,她还能说什么?
“既然你那么不舍得,那暂时先不拜师,只不过每日下午得让他跟着我一个时辰。”虽然得了肯定的答复,老大夫还是看出了苏云朵眼中的不舍,最后还是退了一步。
这让苏云朵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莫名地有些心虚,心头涌上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
有了这样的先例,就算苏云朵对医药有再大的灵性再大的天赋,老大夫也不能再明着收苏云朵为徒,当然私下的指点却是可以的。
好吧,在这个强权的世界,苏云朵表示还是不要让老大夫为难了,可是心里到底还是十分遗憾,从此之后只怕也不好再厚颜叫老大夫一声“师父”了。
苏泽臣拜师的事,苏云朵表示会与爹娘商量,如果爹娘不反对,她自然也不会反对。
当然她还是申明了一句:“二弟还小,书还是得读。”
老大夫对上苏云朵的眼睛,静默片刻终于点了头,他原本就没有让那孩子不读书,学医也得识字不是?!
“你是说老大夫中意臣哥儿,想收臣哥儿为徒?”当苏云朵将老大夫的意思告知父母,无论是苏诚志还是宁氏都是大吃一惊。
得到苏云朵肯定的答案,虽然夫妻俩相顾缄默无语,眼中却都闪过丝丝喜悦。
对于儿女的将来,他们夫妻俩不是没有过考虑,到底因为家底简薄考虑得还没有苏云朵长远,他们与葛山村这里的普通农家夫妻没什么差别,像如今这样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还能去学堂读书识字已经超过他们的预期。
就算在苏云朵的鼓励下,苏诚志准备参加今年的乡试,对于未来依然没有考虑太多。
乍然间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首先是欣喜的,毕竟老大夫的身份对于苏家而言是有些难以高攀的,苏泽臣能得老大夫看重,跟着老大夫学医,也算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老大夫身后有镇国公府,有神医谷,还有身在宫里当太医的长子和弟子,就算苏泽臣以后成不了太医,开个医馆自食其力总是可以的。
家里现在种的药材几乎已经看到了预期的收益,以后只怕还会种得更多,等苏泽臣长大了,开个医馆连药都不用愁了。
从爹娘的眼里苏云朵已经看到了答案,不由地在心里发出一声叹息,爹娘的眼光和格局还是太小了,不过这也怪不了他们,虽然苏诚志有着秀才的功名,到底没见过什么世面。
也许她对苏诚志的希望也高了些,像他这样一个迂腐的读书人,就算有朝一日能够步步青云,也不知能不能在官场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