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拜师的是她,好不好!
为什么老大夫看中的却是苏泽臣?!
说真的在苏云朵的心里,最希望的是慢慢培养几个弟弟,让他们走出农家走上仕途,相比于迂腐的苏诚志,苏云朵对几个弟弟的期望值更高。
虽然她知道苏泽臣对医啊药的很有兴趣,在老大夫教导徒弟的时候,总能看到苏泽臣支着下巴听得津津有味,那些药材只听老大夫说过一次苏泽臣就能记住,汤头歌也是背得津津有味。
这些应该都是老大夫对苏泽臣另眼相看的原因吧。
老大夫的确已经观察了苏泽臣好几个月,这小家伙虽然胆子小了些,可是记忆力却杠杠的,几乎到了过目不忘的地步,最重要的是对医药很有灵性。
“丫头,学医这一途,一在兴趣,二要灵性,臣哥儿两样都不缺,再说他也不小了,我那两个儿子三岁就开始跟着识药材背汤头歌了。”老大夫看着苏云朵纠结的脸说得相当郑重。
他自然知道苏云朵一直想拜他为师,可他却因为各种原因并不能收女弟子。
不过若是能收苏泽臣为徒,苏云朵也就有正当的理由跟着学习。
多亏陆瑾康的提点,老大夫考虑再三觉得这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苏云朵虽然不知道为何老大夫执意不肯收她为徒,可是依然不想放弃拜师:“师父,我对学医很有兴趣啊,以前你也赞过我有灵性的,这两样我也都不缺,为何就不能拜你为师呢?!”
“唉,这个,这个怎么说呢?!”老大夫看着了苏云朵一眼,期期艾艾地犹豫了片刻,终于一咬牙一跺脚道出了原委。
原来十年前,京城某位权贵曾经将家中庶孙女送到他面前,让他教导那个姑娘学医,可是只见了一面老大夫就看出那个姑娘对学医一没兴趣二无灵性,故而老大夫表示坚决不收此女为徒弟,就算长公主出面也没能让他收下此女。
为了保全长公主的面子,对外宣称与夫人成亲之前曾经在已故的岳丈大人面前发过誓言,此生不收女弟子。
此事一度曾经在京城引起轰动,当时说什么的都有,有赞老大夫信守誓言的,有羡慕孔老夫人娘家心疼女儿的,也有指责孔老夫人年纪一大把还醋意十足的,那段时间就连家里的儿女出门都会被人拆指指点点,给一家人的生活很是带来了一阵子困扰。
开春后苏云朵特地请魏氏帮家里捂了一窝小鸡仔,一窝三十只蛋虽然孵出的二十三只鸡,最终却只养活了十七只,其中有五只是公鸡。
如今就养在院边那丛竹林里,已经陆续开始下蛋了。
那丛竹子虽然面积不大,不过里面的杂草和虫子养活十来只鸡还是不成问题的。
平日也没特意喂食,倒是苏泽臣听人说过鸡吃虫才能下更多的蛋,每日下了学就自己拿个小锄头挖些蚯蚓什么的投入竹丛里。
得知菜地里长了虫,苏泽臣就不再去挖蚯蚓,而是直接来菜地抓虫子喂鸡。
以前在老苏家过日子的时候,虽然苏泽臣还小,可是下菜地抓虫的事却也不是没干过。
看着苏泽臣抱着竹罐兴匆匆地去喂鸡,苏云朵站起来对着他的背影喊道:“慢些走,别跌跤。”
“知道了。”苏泽臣的回答十分清脆,显见他的心情极好,甚至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背起了“败毒散”的汤头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苏泽臣对药材啊什么起了兴趣,总缠着孙宏飞问这问那,孙宏飞索性教了他几道汤头歌,没想到他倒是喜欢得很,有事无事都将汤头歌挂在口头,这不又开唱了!
苏云朵的心情可就没有那么愉悦,看着虫眼子越来越多的蔬菜,好想哭!
虽然她已经尽量做到深耕翻土、间作混植,可是虫害还是难以避免。
要不尽快想办法遏制,就现在这菜虫发展的速度,一院子的菜可就没法往醉仙楼送了。
不行,得想法子治虫!
养鸭治虫?后院是菜地又不是稻田,这条肯定不行。
以虫治虫?想想都有些恶心,还是算了。
养蛙治虫?想法是不错的,后院也不是没有蛙,到了晚上总能听到蛙声,不过数量应该不多,可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蛙来,她总不能去地里抓蛙养到后院吧,这也不太现实。
草木灰治虫?一是没那么多的草木灰,二前些日子刚撒过一次,效果似乎并不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