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他那带着女儿回京城省亲的嫡女陆宝珠给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宁忠平伤愈向镇国公府辞行的时候,镇国公特地安排陆瑾康跟着宁忠平出京。
镇国公府对外宣布陆瑾康代表镇国府向宁忠平的父母表示感谢,感谢宁忠平对镇国公府的姑奶奶和表小姐的救命之恩。
陆瑾康原本并不想这个时候离京,仿佛他有多么在意这门亲事似的。
事实上他对这门亲事一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总是用鼻孔看人的齐思思并无一丝好感更不用说什么男女之情,有的只有越积越多的厌恶。
若非是娘亲生前亲自替他订下的亲事,只怕早就上门把亲事给退了,哪里还容得女方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令他在亲朋好友面前颜面尽失。
不过比起留在京城面对继母没日没夜的眼泪,离开京出去走走似乎更合陆瑾康的心意。
对于陆瑾康而言,面对只要遇到他的事总是一泡眼泪的继母,那可真是件比面对别人审视的目光更令他烦恼的事情。
陆瑾康的生母自小就是个病秧秧的身子,生下他以后就一直离不得药罐子,虽然一直好医好药保着命,还是在陆瑾康八岁那年撒手而去。
当时陆瑾康的父亲尚不足三十,虽然后院还有通房甚至还有两位美妾,依然不可能不续弦,加上陆瑾康的外家已经日薄西山的徐国府实在太需要如日中天的镇国公府这个姻亲,于是两府一番沟通,续弦的人选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陆瑾康生母过世一年后,陆瑾康母亲徐氏最小的庶妹成了陆瑾康的继母。
也就是说,现在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就是陆瑾康的小姨。
宁忠平内心里十分感谢公子的深明大义,毕竟这段时间他已经被公子磨得没脾气了,能得公子如此安排自然是欣喜不已,利落地安排好镖师们离开驿站,正好那位叫陆瑾康的公子在老大夫、小厮和护卫的簇拥下走出驿站,赶忙紧走两步上前寒暄:“公子的风寒可好些了?”
陆瑾康对着宁忠平微微点了点头并没说话就直接上了候在驿站前的马车,倒是他的小厮热情地回了宁忠平:“昨夜孔大夫施了针用了药又好生歇了一夜,公子的身子已无大碍,多谢平叔关心。”。
孔大夫就是救了宁忠平一命的老大夫,据说这位老大夫年轻时曾经有幸跟着圣医谷的医圣学医,医术自是相当高明。
三十年前西图国的国君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他的消息,派人辖持了孔大夫一家老少,幸得被镇国公所救,才保得一家平安,从此孔大夫跟着镇国公从边关到京城,连进宫当御医的机会都放弃了。
当然孔大夫虽然拒绝去太医院当太医,却曾经数次进宫替宫中贵人治病疗伤。
五年前太子曾经被西图国的刺客所伤,孔大夫临危受命,与长子孔太医联手挽救了太子的性命,圣上御赐其为当世神医。
当镇国公听说宁忠平的爹娘和妻子身子都不好的时候,特地请了孔大夫随行,当然也是为了陆瑾康的身心健康。
毕竟陆瑾康打一出生就是由孔大夫调理身子,其实上徐氏那样的身子骨能替镇国公府开枝散叶也是孔大夫的功劳,陆瑾康最终能够长大成人更是离不开孔大夫。
昨夜老大夫给陆瑾康施了针又特地调整了药方,陆瑾康虽然还有些咳嗽,不过身子确实已经没什么大碍。
陆瑾康是号称东凌国第一国公镇国公陆名扬的嫡长孙,其母生前替他与平安侯府的长孙女齐思思订下了亲事。
今年齐思思及笄,为表示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半个月前镇国公夫人安氏带着陆瑾康的继母世子夫人小徐氏亲自上门与平安侯府夫人商议亲事,齐思思却突然冲了进来,直指陆瑾康纨绔不思上进实非良人,哭着闹着要与陆瑾康解除婚约。
镇国公夫人安氏出身武将世家,性格一向比较急躁,又是个极其护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