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母又打量了唐逍遥一翻,说道:“首长?小伙子,我看你最多也不超过二十五岁吧,这个年纪,怎么可能成为首长,如果你真是首长的话,我们家牛力就更不能跟你走了。”
应时迁问道:“阿姨,为什么呀?”
“没有为什么,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只想我的儿子跟女儿平平安安,不想他们去做任何冒险的事情。”
“可当兵也不一定是冒险呀!”
“牛力之前当的兵的确没什么危险,能考进军校,那也是他的本事。可现在,你却带了一个这么年轻的首长过来,又说牛力恢复了军籍,那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军籍这东西,一但被开除,要想恢复,还是说恢复就恢复的,基本是不太可能!
很明显,牛母这是话中有话呀!
唐逍遥问道:“阿姨,冒昧请问一下,你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当过兵?或者,你的丈夫,也就是牛力的父亲当过兵?”
一个乡镇老人,不可能会说出这些话。应时迁没听懂牛母刚才那翻话的意思,可唐逍遥却是清楚的。
一个这么年轻的首长,特地来找牛力,还帮牛力恢复了军籍,这显然就是一种特招!在部队里,也只有特殊的队伍,才会特招人才。只不过牛母没明说而已。
“我没当过兵,我们家除了牛力外,也没其他人当过兵。但牛力的军人阶段已经结束了,两位还是请回吧。”
应时迁本还想劝说牛母的,却被唐逍遥给阻止住了,说道:“既然阿姨不同意,我们也不能勉强。走吧。”
“可是老大……”
“别说了,对待你战友的母亲,要有礼貌,要尊重她的决定。”
应时迁无奈,叹了口气道:“那好吧!阿姨,我们就先走了。不过还请您再考虑一下,这可是关系牛力人生的大事,请您……”
“走吧,我腿脚不方便,就不送两位了。”
天水镇都是老建筑,老房子,在这里不存在任何的拆迁,因为面积导致,就算上面有拆迁的想法,也没多余的地来建筑新的房子。
牛力家属于天水镇最老式的房子之一,墙壁上都已经布满了青苔,这年份少说也有六七十年了!
而且,牛力住的房子还是那种民工式的,就一层,每一间也就三十来个平房,像这样的房子是没有房间跟客厅之分的,就算是一家几口住在一起,也只能用一块布来分别,这种居住环境,说句实话,在如今的华国当真是极少了,哪怕是真正的乡村,住的都比这里要好的多!
唐逍遥跟应时迁一路打听过来,终于找到了牛力的家所在位置,但却要通过几条狭窄的巷子,只能将车停在外面的街上。
好在,唐逍遥开的也不是什么豪车,并没有引起天水镇群众的注意。只不过,找到牛力家时,牛力并不在家,就一个大约六十岁的老人坐在家门口,还是坐在轮椅的!很明显,这个老人应该就是牛力的母亲了!
牛力的年纪跟应时迁一样大,今年也才十九岁,但他的母亲却已经有六十岁了,可见牛力出生的比较晚,他的姐姐应该要比牛力这个弟弟大很多。
应时迁跟牛力小学时就是同学,那就说明牛力读书的时候并不是在天水镇读的!毕竟应时迁是苏漠的外甥,那家庭条件一定很好,牛力跟应时迁小学就能成为同学,说明牛力的母亲有着一颗望子成龙的心,就算家庭条件再不好,也是想尽一切办法,让牛力去最好的学校读书!
“阿姨,请问一下,您是牛力的母亲吗?”
应时迁几乎已经断定这个老人的身份,便直接问道。
老人坐在轮椅上,看似在回想着什么往事,手里拿着一张合照,那是她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上还有一个男人,那肯定就是牛力的父亲了。
“是的,我是牛力的妈妈。小伙子,你们找我家牛力有事吗?”
牛母看上去很和蔼,说起话来也不像是那种乡镇老人,脸上还带着微笑。
而且,唐逍遥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别看牛母穿着朴实,衣服上还打着补丁,但却十分工整,就算是因为中风半瘫痪,但坐在轮椅上的姿势却非常笔直,完全就不像一般中风导致半瘫痪的老人。
再看牛母的手上有很多老茧,这种老茧,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做的农活太多所导致的。但在唐逍遥看来,这种老茧绝对不是因为任何家务活或者农活所造成的!
最重要的是,在应时迁刚说话的时候,牛母下意识的将手里的照片翻了过来,速度很快,快到连唐逍遥都没有看到照片上的内容。
“阿姨,我是牛力的同学,我叫应时迁。今天是特地来找牛力的。”
“应时迁?我听牛力说起过,你是牛力从小到大的同学。孩子,你不是应该在江南军校学习吗,怎么跑到我们这来了?是来玩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