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洗澡

唐朝生意人 素布可奈 2865 字 2024-05-17

两个人就这样立在她的卧房前嘀嘀咕咕好一阵子,直到听闻屋里的萍儿、翠儿不断传来呵气声音,他这才很不情愿的放了清绮郡主。

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发掉始终离他不远距离的俟老六,就见到四女早把李之带回来的两种宣纸平铺在桌面上了。

而且不知跟谁学的,也已分成了一刀刀的分列成摞,后世一刀可卖到百万的极品宣纸,它的珍贵不言而喻,更何况今日宣纸的出现是开创了纸业卓著业绩,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亚于自古三皇五帝开创乾坤之功德。

当然这仅是他个人看法,别人听了去怕是会笑掉大牙,但也意味着春柔、夏舒、秋枫、冬卉胆敢稍有怠慢,此时为了守护这些,四女围坐在桌旁,片刻也不敢离开。

“秋枫,你们四个就去歇息了吧,明日可睡个懒觉,我一大早要去临淮郡王府,记得醒来后去找一下刘师爷,把我许下的奖励发下去!”

秋枫点头,相比其他三女,此女心思最是缜密,误不了大事。

像是春柔就格外专注于对李之的伺候,“小侯爷,我去给你打了温水来洗洗再睡!夏舒、秋枫,你二人先帮主人把衣物换了!冬卉,你去把浴桶注上水!”

“浴桶就免了吧,我就活着铜盆洗一下就是。”他连连摆手,不是情愿身子脏,而是实在享用不了被四个大姑娘来来回回的搓洗全身。

这种事还避免不了,一旦支开了她们,自然又会招惹来四女好一阵子的哭哭啼啼,若是被张管家知道了,贴身丫鬟的位置不保。

而李之又不能表现出来,在她们面前不好意思洗洗涮涮的表情,毕竟前身李之可是一直坦然面对过来的。

“那哪成,尤其明日就要去见郡王大人了,主人三天里在作坊里忙活着,浑身都臭了!再说了,这也是郡主吩咐下来的!”

不多久,小姑娘就很麻利的伺候他脱去了衣服,显然都是极熟练了,脸上甚至连羞涩的表情也没见多少,若非李之相当坚决而固执的制止了对于自己缅裆内裤的剥除,必然会是很丢人的场面。

看着一副狼狈的小侯爷,夏舒、秋枫捂着小嘴偷乐,那边冬卉已经在招呼浴桶准备好了。

唐朝的卧房普遍狭小,而且木质架床都紧贴着墙根摆放,就像是书桌和厅堂里的椅子摆放,都讲究个身后无物,但凡居家坐卧最忌无靠,而桌椅床铺能靠墙自然是对风水有利的。

而且卧房的狭小,可令鬼神不易存身,这是古时候的固有传统,即使皇帝圣体安寝之地,一样是不足十几平米的隐秘处。

清绮郡主随着李之回到李家大院,已经是午夜时分,说不得乘着天黑,小侯爷就在回来的马车上对她动手动脚,却也不曾真的掀开了那一袭绵大氅。

山区夜里冷,现下又是初秋乍凉时候,别看白日价还曾经高阳暖照,临半夜也是冷风嗖嗖。

唐朝时并没有后来的棉花,历史上流传的什么司天五官正棉十五两,客省及皇城以下诸司副使棉三十两等等传说都是偏误。

因为棉字在大宋之前还没出现呢,像以上相关俸禄记载实为“绵”字,此绵非彼棉,而是种从蚕茧表面浮丝中抽取的丝绒,价格昂贵,从而以两来计算,许多小官没绵只有罗绢等。

新疆区域出土最早的棉籽所产棉花品质极差,普及价值不高,此阶段西南已有一条通往后来成为印度的古道,经四川、滇西,通过缅甸北部,进入印度的阿萨姆,阿萨姆正是亚洲棉的原产地,中国西南境内的木棉就是沿此路线进入的。

但很明显这个时代西南境内的木棉沿此路线进入中国不假,还是后来的事情,国内当地棉破其壳,中白如败絮,难以织就出很完整的坯布,几乎厉风一凛就缕缕破落,更多为贫困山野草民以此为衫。

达官贵人穿着都是那种蚕茧浮丝丝绒面料物,不同的仅是含量相异而已,什么“染采文绣,罽毲[jiduo]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也都是后来的事情,这是因为西域引进棉布比植棉要早。

也就是说,西域引进的棉花品种生草棉,到唐朝西南植棉纺布普遍种植是在唐玄宗时候,距今尚有三四十年的时间。

李之很庆幸重生在这样一个对他而言相当玄妙的年代,只要能尽快开启智能仪中的商铺功能,就能以一人之力,让棉花就此进入国内,继而开始北上、东传,因此开拓出大规模植棉和消费棉品。

他后一步的打算就是继续借用正清文绮堂字号,正式染指棉纺业,当然目前只能借用羊毛绒线构织企业基础。

路上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直到回到她的卧房前,小郡主还一直拉着他的手激烈讨论着,倒是没对一路上男人手掌的侵袭而意乱情迷。

“是不是因为棉籽你又要去一趟西域?”她的语气里不失忧患。

“我这一次是随着一少部分商队返回的,大队人马并没有半途转回,而一路上早就收了足够的棉籽。那东西别人不知为何物,包括部分蔬菜种子,商队会在回转时候书信告知与我,一并给我带回来。”

他已经在计算着时间,寄出书信知会商队几位熟识人,这个时候还没到目的地,大批人马尚不在返回途中。

好在沿途出了伊吾、高昌地界,一路上并没少见了那种棉植地,即使下一支商队半路上和他们会面,也一样能收购足够的棉籽回来。

“这样就好,西域一个来回就是数年,你若是再离开一次,回来怕是我都半老徐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