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野泽

秦帝子婴 素裳心影 2357 字 2024-05-17

回饶阳,应该是一路向北原路返回,但在子婴的要求下一行人离开临淄之后却转道向西南而去。

子婴等人沿淄水逆流而上,不几日便来到了齐长城之下。

秦国一统之后齐长城由于失去了战略意义,历朝历代都未加以修缮,子婴前世所见到的齐长城已经仅剩下一些断壁残垣。

而此时横跨千里的齐长城可以说是齐国的唯一防线,跨过了齐长城便一马平川再无险可防。

齐国富裕在建造长城上更是不吝投入,故而齐长城在当时可以说是城高强厚。秦国灭齐之时若不是从北面攻入避开齐国长城防线,恐怕齐国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投降。

长城关口,一行百姓正依次通过,很快便轮到了子婴一行人。

看着无精打采的守在城门洞中齐军,子婴仍不住感慨:“果然是承平日久,兵备懈怠。”

穿过了长城,子婴等人继续往西南方向前行。

“公子,我们这是要去哪。再走的话就快要出齐国了。”相对而言夏可与子婴更为亲近一些,毕竟饶阳君太后在知晓那晚的详情之后,曾对她承诺过一些事情,一想到当时杜凌的话语,夏可看子婴的神情总会有些柔情。

“去趟大野泽。”看着远方的连绵不绝的道路,子婴淡淡回答道。

“大野泽?君上怎么会想去那个地方,我在邯郸时听说过,此泽位于秦、齐、楚三大国之间,属于三不管地带。当地也是盗匪横行。”夏可听完子婴的话语疑问道。

虽然自己一行每人都武艺不凡,寻常盗匪更本不必在意。但那地方除了渔民和盗匪一无所有。现今时代正处于奴隶制衰亡而封建制度兴起的时代,可以说土地就是老百姓的一切,没有土地就只能去做佃农,亦或者去大户之家为奴为婢。这群没有土地的渔民可以说是游离于政府统治范围的一群比平民还要无所依靠的可怜之人,夏可对子婴为何要去大野泽有些想不明白。

“去找一位良将,我饶阳兵员日广,然而可堪重任的良将却只有司马将军一人。”子婴扭头看了一眼夏可继续说道:“要知道草莽之中亦有天下英豪。”

欢迎你!

次日上午,后胜便通过密布安平君府中的内应,拿到了准确的消息。而且安平君一大早便已经进宫为赵人说项。

得知消息的后胜气急之下当即便命令安排车架,入宫觐见。

“相国前日方提议援赵,方才安平君亦有此想法。怎又突然改变主意?”齐王建也有所疑惑,后胜怎么突然改变了主意。

后胜一听,果然如此。若非收受重礼安平君怎会如此卖力为赵国说项。当即言道:“王上,微臣有罪,险将王上置于不义之地,为齐国引来战火之灾。”

“相国何出此言?”听后胜猛不丁的说得这么严重,齐王赶忙问道。

后胜看似情深意切发自肺腑的说道:“臣近日思索再三,如若援赵将大祸临头。”

“相国有何高见,说来听听?”

“王上,世人皆知齐秦交好,甚至王上曾亲往咸阳为贺。今日若是援赵,天下众人必以为大王假意交好实藏祸心,将大王置于不义之所处,此祸之其一。

其二,若救下赵国秦国必狠我齐国入骨,说不得弃赵而兵出东郡侵我大齐,届时我国损兵折将之际,实难抗衡。而列国皆损无力救援,此亡国之兆啊。”

后胜的话,让齐王建陷入了沉思。他本不是什么有主见的人,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君王后去世之后,相国后胜则成了他最为信赖的人,而且后胜一番言语之下齐王建也隐隐感觉出兵援赵的坏处远远大于所得的十座城池。

看齐王开始动摇,后胜接着说道:“王上难道忘了长平之事。昔年秦国攻韩,而韩国上党守将冯亭将上党十七城进献赵国,秦国由此转而攻赵,长平一战四十万赵卒埋骨战场,赵国就此一蹶不振种下了亡国之根。此时的状况与当年何等相像。

如此情形赵国已成秦国囊中之物,此时哪怕我齐国受赵国之城,而不相援助恐都为强秦所恨更何况直接出兵或援助粮草了。王上三思啊!”

说完后胜直接以头抢地重重的跪了下去,端是情深义重,若是不明就里的旁人看见后胜的表现,定然会以为此乃国之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