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投机取巧

“姑姑咋拿了咸菜啊?”阿文一看她手里的东西轻声道:“看看他们的……”

旁边两边的灶台上也挺忙活,一个正在煮菜粥,一个正在做豆腐汤。

“没空。”燕之小声说道。

她确实没空。接下来她要在一个时辰之内烙出二十多张饼来,燕之已经把时间细分到了在烙饼的间隙中她还得用擦床把那些芥菜疙瘩擦成丝……

忙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

报国寺的厨房里没有饼铛,但好在这里的大铁锅足够大,倒是能让燕之烙出一张张像盘子似的大饼来。

二十六张大饼出锅进了笸箩,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大火烧水。”大铁锅烙饼之后空了出来,燕之直接往锅里加了大半锅水,趁着阿文烧水的功夫,她把已经擦成丝的芥菜用水洗了几遍。

芥菜疙瘩是用盐腌出来的,直接入口是很咸,食用的时候必须用水泡泡才能吃。

可燕之做饭的时间非常紧张,她没时间浸泡芥菜丝,便用了更直接的法子去咸味:过水焯!

芥菜丝用水焯过,燕之把锅里的水淘出去倒掉仍旧让阿文烧了大火。

两大勺子素油下了锅,燕之放了点花椒进去炝锅,等着花椒在油里炸出香味,燕之用笊篱把那些花椒粒又捞了出来,她往锅里放了一勺甜面酱,用锅里的油泄开,再加了一勺酱油半勺糖进去调好了酱汁,最后把焯好的芥菜丝倒进锅里旺火扒拉了几下,将酱汁与菜搅拌均匀随即出了锅。

“还是大火!”用余下的两刻时间,燕之又熬出了一锅简单的苞米面粥。

“成了!”苞米面粥被盛在了木盆里,大饼也被切成了牙,燕之的早斋是酥油饼,酱炒芥菜丝,还有一盆子不稀不稠的苞米面粥!

与她同场的另外二人,一人做了菜粥馒头,另一人做了豆腐汤捞饭。

只是做馒头的那位用的是寺里的发面,饧面的时间不够,蒸出的馒头发的不好,硬邦邦的卖相难看。燕之直接把他给出了局,余下的就剩了那位做捞饭的仁兄了……

辰时正,外面的云板被敲响,报国寺的僧人们陆陆续续的到了斋堂,而燕之他们做的早斋也被几个小沙弥端了出去。

僧人们吃早饭和午饭都叫做过堂。

过堂还要有相应的仪轨,时间较长。

燕之趁着这段时间又把自己方才用过的灶具里里外外的刷洗了一番,连灶膛外堆的劈柴她都和阿文又给送到了厨房里专门堆放劈柴的地方才洗手走了出来。

“姑娘,在下看你方才在烙饼的时候放了不少素油进去,这样做出的饼不会太过油腻么?”见她出来,有个汉子立时迎了过来问道。

“就是要油大一些。”人家诚心实意的来问,燕之倒并不藏私,她笑着说道:“人在肚子饿的时候,还是喜欢油大口味重的吃食。”

“是的。”那人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禁笑道:“姑娘好是聪慧!”

“不敢!”燕之客客气气的说道:“投机取巧而已。”

{}无弹窗第一场竞技的时间定在十六日的寅时。这个时间是照着报国寺里僧众修行做功课的时间定的。

因为这一场的要求就是同场的三位竞技者在寅时到场操作,辰时正僧人们用早斋时将斋饭准备好就行,因此燕之倒是不用为准备食材这样的事情操心。

为了避免误了竞技的时间,燕之雇了辆骡车给了双倍的车资丑时半就到了报国寺。

其实,头天在报国寺找间客栈住下更省钱,由于燕之没有户牒不能投宿,也只好作罢。

三更半夜,报国寺的大门紧闭,燕之和阿文提着一盏灯笼摸到了寺庙的后门进到了厨房的院子。

院子里已经站了几个人,看来不是参加竞技的就是过来看热闹的,大伙看见燕之领着个孩子进来脸上纷纷现出诧异的表情。

燕之谁也不认识,自然也省了客套。她四下看了看,领着阿文坐在了斋堂门口的台阶上。

从寅时开始竞技到辰时正结束,是两个时辰的时间。用现代的计时方法去算就是从竞技开始到结束要经过四个小时!

燕之算过一笔细账。斋堂里能同时容下二百名左右的僧人用早斋。那么她要想赢得这场竞技只有一百名以上的僧人肯留下自己做的饭菜才有绝对胜出的把握。

也就是说,她必须得在两个时辰内做出一百多人的饭菜来!

两个时辰,既要有干有稀,还得有菜,这不但需要她合理的应用好时间更需要她有一定的体力!

参加竞技是可以带一名助手入场的,燕之的助手是阿文,可阿文除了烧火之外并不能再帮上什么忙,因此燕之今天注定要打一场恶仗!

因此在竞技开始前,她就要尽可能的保存体力,能坐着就不站着……

“姑姑,他们都是大人……”阿文吹熄了灯笼里的蜡烛靠在燕之的身边小声说道。

“那又怎样?”燕之伸臂搂住了他轻声说道:“两个人参加竞技,其中必须有一个人去烧火才行,阿文给姑姑烧了多少时间的火了?他们谁能有咱俩配合的好?”

“这倒是!”小东西坐直了身子,顿时有了底气:“姑姑天天都是自己烙烧饼做卤货,我天天给姑姑烧火,咱们一直都是如此干活的。”

“今儿咱还得这么干。”燕之拍了拍阿文单薄的肩膀笑道:“儿子,你一定要听好了我的吩咐,控制好大小火,其余的都有我呢!”

“没问题!”阿文也看着燕之笑着说道。

提前一刻的时候,有伙头僧出来喊了几个人的名字,说是可以进到香积厨里了。

报国寺的厨房与报国寺的规模一样,很大,也很简单。

靠墙盘着的三盘大灶收拾的干干净净,竟是连油星都不见!

燕之只粗粗的将厨房里的陈设打量了一番之后便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报国寺里常驻僧人也就是二百来人,这些人一日两餐,三个灶台正好应付的过来。

“燕施主,你个灶台和张案子是你用的。”伙头僧面无表情的给进场的六个人分别指出了各自的灶台分配了刀具,又对着众人说道:“食材,只能用厨房里现有的这些,各位施主直到辰时正之前不得离开此处。竞技的结果在我寺僧众过斋后即可出来,所以还请诸位施主听到结果后再走。”

伙头僧说完便合十退到了一边坐下,而准备看热闹的那些人也进了场,悄没声息地靠墙站了一排。

寅时正,监赛的典座僧敲了一声梆子:“诸位施主可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