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闯过一关

“哦!”阿文应了,与燕之一人端了一只笸箩出了斋堂。

身后,两名僧人相视一笑,微微的点了头。

“今日来的人虽多,算上方才这位施主,能过了这第一关的也不过才九人。”一名僧人开口轻声说道。

“世人自称信佛的多,可真正听世尊教诲的人却不多,末法时代,传法越发艰难!”另一名僧人点头说道。

“再请一人进来……”两人略略感慨了一番之后,便又对着门外发了话。

……

燕之和阿文出了斋堂便看见对面屋子的檐下摆了一溜的案子,有个伙头僧正站在那里切豆腐,她便提步走了过去:“师傅,请问把这些菜是放到这里么?”

那僧人放下刀,扭头往燕之端的笸箩里看了看,这才说道:“有劳施主,正是放在此处。”

“好。”燕之和阿文把笸箩放在案子上才要走,那伙头僧递了一支竹简给她:“请施主本月十六寅时到此处进行第一场竞技。题目就是为本寺的僧众准备早斋的饭食。”

“寅时?”燕之接了竹简忙问道:“食材是寺里预备么?还有,吃早斋的师傅大约有多少人呢?”

“竞技的食材自是有本寺预备,每日一场竞技,会有三人同时操持早斋,至于能有多少僧众去吃施主预备下的饭食,就要看施主的手艺了。”

“是不是我们三人当天预备的饭食,哪个吃的人多就胜出?”燕之又问道。

“正是如此。”伙头僧点头应了。

“多谢师傅指点!”燕之道了谢,又问了路,与阿文一起出了报国寺。

“姑姑,给我看看。”出了寺门,阿文接过燕之手里的竹简看了看,见上面只刻了个日期时辰,便又还给了她:“寅时,那可是大半夜啊!”

“是啊。”燕之收好了竹简领着他往大街上走:“这个月怕是要耽误不少生意了。”

素食竞技一共三场,要在半个月里完成,燕之要做不少准备,时间并不充裕。

“姑姑,你刚才干嘛把那些菜都从笸箩里拿出来啊?”

燕之叫了辆马车往回赶,阿文上了车才坐好就忙不迭地问道。

“报国寺里在斋堂吃饭的都是出家人,不得食五辛。这个是出家人的规矩。”燕之看着他笑道:“那是他们给姑姑出的一道题,若是姑姑连这点基本的规矩都不懂,是没资格参加余下的竞技的。”

“啊?还有这些讲究啊……”阿文眨巴眨巴眼睛问道:“五辛就是葱姜?”

“不是的。”燕之耐心的解释道:“佛经里讲的五辛是指大蒜、茗葱、慈葱、兰葱、兴渠这五样东西,兴渠这种东西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其余的说白了就是葱,蒜,韭菜,韭黄,青蒜一类吃了口中会留不洁味道的蔬菜。”

“但姜是好东西,出家人也是可以吃的。”

“哦……”阿文先是点点头,而后又摇了头:“这么多东西都不能吃,岂不是少了很多口福?”

“出家人修行是为了脱离生死轮回,他们要断绝各种欲望……食欲也是欲望……”燕之挠着头皮说道:“这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总之,姑姑这第一关是侥幸过了!”

{}无弹窗燕之是在前几日去都察院找刘镜尘的时候看到的报国寺要举办做素斋赛事的告示的。

当时她一看见告示上写的头等奖赏是一千两纹银的时候,她便动了心思。

经过几日的思忖,燕之终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文:“那个告示你不是也见了?头名有一千两银子,第二名也有三百两银子呢,姑姑想去试一试……”

“姑姑,你没见那告示有多少人看嘛?”阿文看着站在屋外的燕之说道:“我看有不少人都有意去参加呢。”

“不管这些。”燕之回身对着阿文轻声道:“关键是,姑姑已经决定参加这场赛事了,所以我会全力以赴。”

“姑姑……能赢么?”阿文趴在小炕桌上侧头看着她,眼睛亮晶晶的。

“嘿嘿!”燕子走过去重重的敲着桌上的纸张说道:“和咱买房的事儿一样,没谱!”

“……”对于这样的答案,阿文皱了眉,不知说什么好。

“你老皱着眉头做什么,小老头儿似的!”燕之伸手在阿文的脑门上轻抚着:“有什么可愁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就是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她对着阿文笑着说道:“这件事不外乎有两个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可是阿文,姑姑若不去做,是注定没有任何结果的。”

“那姑姑,咱们得先做什么呢?”阿文的眉头舒展开来,仰着头问道。

“明儿收了铺子先去报国寺报名。”燕之回道。

……

报国寺在北城,小铺子在南城。一个南一个北,两处离得很远,晌午收了铺子燕之没敢耽误时间,直接叫了辆骡车赶了过去。

到了地方付了车资,燕之看着街对面的报国寺也不由得惊叹一声:“可真够大的!”

走到气派的山门前,她仰头看着头顶上的牌匾轻声念道:“敕建大报国寺……原来是皇帝下令造的寺庙……”

报国寺是皇帝下旨建造的不假,不过不是现在的皇帝,而是先帝下的旨意,这里头一任方丈未出家前也是大惠德宗时期的一名肱股之臣。

如今当朝的皇后娘娘就是这位方丈的后辈。

请教了寺门口的知客僧,燕之领着阿文直接去了后面的斋堂。

凡是参加这次赛事的人都得先去斋堂候着,等里面负责斋堂事宜的典座僧传唤。

燕之到了斋堂的时候,报国寺的斋堂外已经聚了不少人。

“姑姑,这些都是要参加素斋竞技的?”阿文看着那些人小声问道。

“大概是吧。”燕之也在打量着那些人,发现是男的多女的少,虽然聚在一起也有三四十人的样子,却很安静,偶有说话的,也是轻声细语。似乎是置身于诸佛菩萨的道场,人也自然而然的变得身心宁静起来……

按照佛制,报国寺的僧人持‘不非时食’戒,过午不食,因此这里虽是斋堂却没几个僧人,只在斋堂入口处立着个年岁不大的沙弥,偶尔张嘴让门口等着人进去一个。

“听说,这次素食竞技的赏银是平章政事薛大人府上出的,原本是借着斋僧的名头为皇后娘娘求子的。”排在燕之前头的两个人小声嘀咕着。

燕之看向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