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老同学

二号红人 葬花老翁 2395 字 2024-05-17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直在调节气氛的李昌国突然停了下来。张志勇的夫人也非常聪明的说自己单位还有事情要处理只能失陪去加班了。

饭桌上就剩下张志勇和李昌国二人,铺垫了这么久,李昌国也没有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志勇啊,我这次来是确实有事找你帮忙。”

“说说吧,什么事情,只要是合理合法的,我倒是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张志勇依然是滴水不漏的回答着。

“这不是我那纺织厂的事嘛,我想引进一批国外的先进设备,要找银行贷款,可他不给批啊!说是我资料作假。”

“怎么回事?”

“嗨,这不是当时好大喜功,把数据扩大了嘛,面积多写了20亩,人数多写了200来人。”

“你当时写大规模是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和政府的资金支持吧?”

“嘿嘿,我这不是为了让企业做大做强嘛”

李昌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你申请的贷款是多少”

“2个亿。”李昌国伸出了两个手指。

“这银行不批我也没办法啊。”

张志勇喝了口酒摇了摇头。

“张书记,您会有办法的。”

李昌国突然改变了称呼,也换了恭敬的口气。

拿起酒瓶为张志勇倒了一杯酒,一张银行卡就出现在了饭桌上。

“喂,张书记您好,有一位叫李昌国的人在接待室等着,说要您老乡要见您。”

正在看华清市市委工作汇报的张志勇接到了秘书的电话。

“叫他到我办公室来吧。”

这个李昌国是张志勇的小学和初中同学,目前是华清市农乐纺织厂的老板,为人圆滑世故,头脑精明,善于钻研。短短三十年间,他的农乐纺织厂就从一个几人的小作坊变成了华清市最大的民营企业,每年交的税收占华清市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带动了整个华清市纺织业的发展,替政府解决很大部分的就业问题,农乐纺织厂可以说是华清市的经济支柱了。因此虽然李昌国是个年逾花甲的老头,但在华清市也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无论是政客还是商人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张志勇也知道,李昌国来找自己绝对没什么好事情。

五分钟后,一个衣着体面头发花白却不显老的“中年人”走进了张志勇的办公室。

“张书记啊,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李昌国一身西装,身板挺得笔直,也许是平常注意保养的原因,看起来比同龄的张志勇要年轻个十余岁,一进门脸上洋溢的热情似乎要把人融化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张志勇和李昌国的关系有多好,其实他们已经几十年没有见过面了。

“老同学,确实是好久没见了,你还是像当年读书时一样,活力四射,完全没有变老的趋势嘛。”

毕竟是个大企业家,又是自己的同学,张志勇也没有摆官架子,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带着笑脸迎了上去,重重的握住了李昌国递过来的右手。

“哈哈,张书记说笑了,我自然不敢和您比,毕竟您是咱们老百姓的父母官,咱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您操心,您这是为百姓白了头啊。”

李昌国适时的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倒是让张志勇很受用。

“哈哈,昌国你就别损我了,你的纺织厂办的不错啊,,替咱们华清市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和经济问题,要我说你才是咱华清市百姓的衣食父母。”

张志勇知道李昌国来找自己绝对是有事的,但既然他不提,那自己也不会去开这个口,毕竟是他有事相求,他都不急,自己也自然不着急。

于是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从上学时的趣事聊到华清市的产业,杯子里的茶水都加了好几次了李昌国也没有开这个口,看来这个李昌国还是非常的有耐心。

正在两人相谈甚欢时,张志勇的秘书敲了一下门。

“张书记,半小时后省委有个会要参加,您的发言材料已经备好了,您先过目一下。”

秘书把材料放在办公桌上就走了出去。

李昌国很奇怪,为什么他们谈话的时候都没有关门,而张志勇也没有提醒自己,还好刚刚自己还没有开口,要不然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