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禟在养心殿里坐这还不知道康熙因为什么叫自己来,一头雾水的和康熙大眼瞪小眼的对看。
“阿玛,找儿子来什么事要做吗?您吩咐一声就行。”
康熙往后一靠,盯着胤禟问,“朕吩咐,朕让你那侍妾你纳吗?”
胤禟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谁跟皇阿玛说了什么不成,怎么说起侍妾的事了,看来自己今天要小心应答了要不其其格非掀了九贝勒府不可。“皇阿玛,不说30无子再纳妾吗?还是有非常绝色的女子要赐给儿子啊!先说好啊!要自带嫁妆不但要绝色还要琴棋书画温柔似水,要不儿子可不要!”
康熙一看胤禟是真的向往那样的女子也就放心了。挑剔纳妾和不想纳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虽然现在没有还太子的想法,可他也不愿意让看好的儿子太看中福晋。
“你这是说没有让你动心的人是吗?如果有你也不介意纳妾了是吗?”
胤禟提起十二分精神来应付眼前的局面,“儿子说实话阿玛可不能生气。”
康熙点点头,示意胤禟可以说了。
“阿玛,儿子的想法很简单,朝中选秀赐下来的秀女多半都有家世。就是儿子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保不齐他们有。如果最后的结果还是那样,儿子最初就应该拒绝和福晋的这门亲事,直接娶个满族贵女为福晋多好。”
胤禟装作没看见康熙的惊讶,继续往下说。
“本来儿子想和福晋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嫡子嫡女,以后孩子们大一大,再纳妾生庶子。儿子实在是被哥哥们后院里死去的小阿哥给吓怕了。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儿子还真不想进人,不进人就没有妻妾“争斗,没有妻妾争斗,孩子们就能尽最大努力的保存下来。不管怎样嫡子嫡女在皇室还是金贵的。”
康熙对胤禟后来的话不予置评,因为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死去很多孩子,有多少真的是死于意外的,说实话真没有多少,大多数是死于后宫的争斗。只是自己当时不愿承认罢了。
“罢了,小九你纳不纳妾室朕现在可以不管,可你跟宜妃的母子关系朕不能不管。”康熙其实对胤禟纳妾与否并不关心,只要福晋能生他也懒得管。主要今天实在是被乌那希那句和宜妃不太熟给刺激到了,作为一个大家长怎么也不会看着孩子走弯路而不管。就是宜妃有千般不是,但是胤禟不能不孝顺。百善孝为先,这是大臣衡量一个皇子的基本标准。
〔请不要转码(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