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新学院郭嘉谏言

三国之黄巾神将 山舞 2987 字 2024-05-28

今天改变一点,明天改变一点,终究有一天,所有人都能进入学院。

有上谷郡的学院在前,蓟城学院还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人询问了。

第一天入学,来了一千多学生。

当中大多都是只上交了一个月的学费。

虽然上交一年,可以少两百钱。

除了很多人因为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外,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可以一次性拿出,但还是想看看学院的效果。

看看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在这里学到知识,能不能在这里改变命运。

第一批几乎都是蓟城的百姓。

入学的学生,也都是十岁以上的小孩。

不管是上谷的学院,还是蓟城的学院,赵徽都没有考虑收那些已经成年的读书人。

学院所教授的知识,和他们之前所学的有很大的区别。

所有的教科书,都是赵徽按照记忆中的知识,新编出来的。

都是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却很容易学。

主要以数学为主,物理和化学涉及的比较少。

另外语文历史地理,也都有相应的课本。

诸子百家学说,也有涉猎,但是除了论语外,其他的也只是收录了几篇简单易懂的。

课程和上谷学院差不多。

主要是为了实用,为了能开拓这些小孩的思维。

学会阿拉伯数字,学会加减乘除。

一个月后,至少就能帮家里的人记记账。

因为原本的篆字很难写,即使是数字,普通百姓中也没有多少人会认识。

根本就没有记账的习惯。

不会写字,即使有需要的,也只能通过打绳结的方式,让自己不会忘记。

一个大绳结一百钱,一个小绳结十钱。

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不好,还容易出错。

赵徽并没有刻意去推广阿拉伯数字,但是也没有故意瞒着。

郭嘉现在统计新的户籍,也都用上了阿拉伯数字。

统计工作,比以前要轻松很多,也不容易出错。

蓟城学院开学,赵徽也是亲自到场。

有徐庶安排,即使第一天有一千多学生,在加上送孩子来的家长,以及围观的人,足有四五千人。

但一切都井然有序,没有出现骚乱。

随后赵徽又看了一下食堂的伙食,不管是卫生还是营养,以及分量,都达到了赵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