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徒四壁

嗯,中间堂屋是最亮堂的,有大门,还有因为屋脊后面一点的地方,盖了几块亮瓦,和玻璃差不多,显得堂屋比较亮一点。

仓房就不用说了,空空如也。

厨房……

厨房有土垒起来的灶台,没锅!黑乎乎的一个大洞。

据说前几年大炼钢铁,可爱的社员们砸锅献铁,都去支持这一伟大事业了。

买锅要工业券,农民哪里能得到工业券?也许直到现在,都有人家没锅用……

没柴火,没柜子,没碗筷……反正这个屋子里,除了屋子本身,内部摆设只包括一张床(破的)、一张桌子(破的)、一个灶台(没锅的)。

家徒四壁这个词来形容这里,妥妥的了。

出去看了下刘一苒的屋子,也是三间房,大概是这里的房子样式都差不多。

刘一苒的住处比顾乐的要好多了,墙壁也是能透进阳光,但起码里面家具不少,也不是很破,屋顶看着坏的地方也比较少。

如果说顾乐的屋子两成新,刘一苒的大概六成新来……

期期艾艾的,顾乐有些不好意思,“苒苒,我想把我那间房翻修一下,这几天可以和你挤一挤吗?”

难得能帮到顾乐,刘一苒一口答应,她对于这里真的超级满意啊!比在家和二姐嫂子挤一个房间好了无数倍。

而且这里只是脏了一点,墙上透光的地方回头找些旧报纸塞起来就好了,她真的不介意的呀!

不过说实话,乡下没有灯,昨晚第一次一个人住,她还是有点怕的,正好这几天顾乐可以陪陪自己,过几天买了煤油灯,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她习惯了也不怕了。

和刘一苒说好,顾乐转身就下了山,找光叔说一下,毕竟房子还是村里的。

为了防止麻烦,顾乐和刘一苒的屋子都是孤寡老人留下的,也避免和村里人起争执了,有事找队上就行。

当然,这样的屋子也格外的破旧就是了。

她不可能天天去兰殿住,为了自己过得舒服一点,顾乐马不停蹄的找沈茂光商量了这事。

沈茂光也知道屋子是太不堪了些,答应自己出面找村里人帮忙,顾乐还叫顺便帮刘一苒把她的屋顶重新修整一下,毕竟多年不住人的。

最后敲定今天找人,明天就开始动工,顾乐给了一人一天三毛钱的高价工钱。

顾乐不能自己私自找人,否则就是复辟资本主义,只能以生产队集体帮工的名义来。

天寒地冻的,又是第一次接触,顾乐也不包吃,给的便是高价了,沈茂光也明白这一点,他是个公道人,也不占便宜,反正到时候那些木材、家具、土坯,他肯定给安排的好好的。

沈茂光高兴的笑眯了眼,连连保证她什么都不用管了,保管年前就能住进新房子。

沈茂光兴致高昂的找人去了,顾乐找胡大娘问了问,厨房里需要什么东西,她得准备起来了。

领了顾乐到自己厨房转一圈,又给她拿了一碗自家腌制的咸菜,胡兰耐心的提点她。

昨天人家给送的红糖都在屋里呢,胡兰也不是小气的人,说几句话也不费事。

说了回头置办了东西就把碗送来,道了谢,顾乐心里盘算着回了家。

说是上山其实也不尽然,只是比村里的地势要高,上几个坡而已,只是路不太好走,又有杂草,小叔挡着,看着就像是山。

大树?

大树被砍了拿去做柴火了为炼钢事业奉献了呀!

从山下到屋子那里的距离也不算远,走了多年早就形成了一条比较宽阔的山路,只是没经过修整路况不是很好,十几分钟就到了,近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