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谁说妯娌不能好好相处

开始大家对去溪边的捞青苔的事情很不理解,虽然乔月说可以吃,但大家还是有点忐忑的,不过闲着也是闲着,竟然嫂子想要,那就顺手捞一筐给嫂子玩吧。

后来品尝过这美味的青苔片之后,都不用乔月指挥了,几个大馋猫没事就去捞青苔,溪边的青苔被捞得干干净净的,家里夏天晒了几百张青苔片,数量虽多,但是架不住家里人能吃能喝的,要不是乔月偷摸藏起来十多张,早就被家里的馋猫们给瓜分干净了。

青苔片其实是乔月没穿越之前,云南傣族那边的食物,西双版纳是个美丽的地方,水资源丰富而且干净少有污染,长在干净的溪边青苔成了傣族男女老少不可缺少的美味零食。

而且青苔还有很多的药用功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食用可以强胃气,助消化,治痢疾,外服还可以治疗烫伤之类的。

乔月第一次知道青苔可以吃的时候,也是很震惊的,曾经在手机上看过制作青苔片的系列视频,看得口水直流,奈何身边没有干净的小溪和大河,自己没法捞青苔来吃,就只能反复的看视频解馋了。

多次的观看,也让乔月对青苔片的制作过程了如指掌。

王翠芳对口中的东西也表现出了异常的喜爱,自己活了十多年,头一次知道青苔还能吃,顿时对嫂子又多了一层敬意。

果然吃货是最好收买的。给点好吃的,就能跟你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

家里人的热情让王翠芳忐忑的情绪消失了不少。

婆家人不仅好相处,而且在吃喝上面也是大方得很,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一口肉,还不敢多吃,平时连干饭都吃不上几回。

这嫁过来之后,天天好吃的好喝的不断,在娘家这时候,基本上顿顿都离不开白菜萝卜,而婆家却是各种各样的干菜,应有尽有。

腊肉、河蚌干、咸鸭蛋、偶尔还有新鲜的猪肉,虽说还没达到顿顿都可劲吃的程度,但是架不住顿顿都有啊。

婆家这小日子过得实在是太爽了,自己为啥不再早点嫁过来呢。

出嫁三天回门,再次吃到娘家的饭后,新嫁娘心里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你那个大嫂人咋样啊?你成亲的时候,我又看了一眼,长得是真漂亮啊,一看就是个爱打扮,能败家的,你可得把钱都揣好了,别学她,把钱都败光了,实在不行就把钱放娘这,娘帮你把着,省得你乱花。”

王家阿娘见闺女回门礼拿得丰厚,姑爷的衣服也比村里人的料子好很多,早就听说姑爷家这几年越来越有钱了,开始还不咋信,现在一看,确实发达了。

既然这么有钱,那就让闺女赶紧将财政大权收上来,闺女有钱了,就能贴补家用了,以后自己也跟着沾光了。

“我大嫂一点也不败家,可会过日子了,手艺也好,家里好多干菜呢,够我们一家八口吃到菜下来呢,做的菜也可香了,这几天给我都吃胖了。”

不知怎的,以前觉得娘亲说得话都是对的,娘亲在背后讲道别人,也是别人做的不好。但是今天听见大嫂被诋毁,心里就不开心,一想到给自己做好吃的,夸自己能干的嫂子被阿娘这么说,王翠芳突然有了勇气来反驳娘亲。

“哎呦呦,我的傻闺女儿啊,就给你做顿吃的,你就傻呵呵的以为人家把你当家人看了,人家那是给你下马威呢,告诉你,人家是大的,家里的一切东西得听她的,你呀,帮着洗菜切菜,最后好事都让人家占去了,菜好吃都夸她。你呀你再不出头,谁会念叨你的好啊,你要是长点心,就赶紧把做菜的活抢过来。”

“嗯,知道了。”

不想让娘亲继续念叨自己,王翠芳选择了假装顺从,反正等自己回家了,她就看不到自己了,自己爱咋样就咋样。

跟娘亲待一天之后,翠芳妹子更加喜欢家里的奶奶、大嫂和小姑子了,同样是女人,为什么跟着乔家的女人帮混,就能那么开心呢,跟自家娘亲多说一句话,就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坏人。

果然自己是有福气的姑娘啊,嫁了个好人家啊。

新媳妇成亲第二天,按照习俗是要给婆家人做第一顿饭的,乔月也是从新媳妇过来的,特别了解新媳妇会面对的各种小状况,提前为弟媳妇备下了各种需要的东西,都放在了厨房显眼的地方。

家里有的食材,每样都拿出来一部分,摆放在橱柜旁边的小筐里,调料什么的都在灶边的显眼处,米提前泡在大盆里,正好是全家人的量,柴火也堆放在厨房门口,新媳妇第二天起来,直接烧饭做菜就可以了。

四妹受自家二哥的嘱托,帮着嫂子熟悉环境,毕竟不是第一次当小姑子了,这种事情早就驾轻就熟了。

不同于一年前的毛手毛脚,今年的四妹,跟着乔月学了不少厨房里的事,做起事情来麻利多了,间接缓解了新嫂子的焦虑心情。

家里有肉有菜,王翠芳也是个勤劳的,做的饭菜都不错,即使是被乔月养得嘴有点刁的季家几口人,也都给新人的菜很高的评价。

见媳妇手艺得到大家的欢心,老二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毕竟新婚夫妻,正蜜里调油呢,此时更是越看媳妇越喜欢。

终于要跟嫂子“正面交锋”了,新媳妇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未嫁之前,娘家人就将自己这个妯娌打听得差不多了,每当家人谈论起嫂子的时候,王翠芳就会默默地听着。越听心里越自卑,在家人的眼中,仅见过一面的嫂子,样样都比自己强。

漂亮的妯娌,真的是个让人讨厌的存在啊。

对于这种天然的敌意,还真不怪女人们心思多,都是村里的不良风气造成的,闲着没事的人,总爱拿妯娌们作比较。

谁长得好看了,谁娘家有钱了,谁会过日子了,谁手艺好了,谁人缘好了……

就连谁的头发更密实,都要被拿来比较一下,被他们这样比来比去的,输的那一方,明明也是个好的,却因为被比较的人更优秀,就被莫名的安上了失败者的头衔,搁谁心里都不得劲啊。

妯娌间被村里人拿来互相比较的同时,男人们过得也不轻松。他们也会被村里的闲人们,拿来反复作比较,这大概是古代最能体现男女平等的一件事情了。

没成亲之前,男人谁农活干得好,谁就是兄弟中最厉害的那个,成了亲之后男人,将会面临更加苛刻的“考核标准”。

男人成为强者的条件其实特别的简单粗暴,只要你有钱,你就比你兄弟们强,只要你有钱,你说什么话都有道人捧场。

乔家阿爹以前在村子里也算是能力出众的人,种田是个好手,手还巧,会用稻草编鸡窝,打草席子,会用柳树枝编各种各样的筐,还会用芦苇编席子,现在乔月婚房的席子就是乔家阿爹编的,密实又整齐,特别的耐用。

在乔月眼中,自家爹爹不仅是厉害的手工艺家,还是脑袋灵活的发明家,他能不花一文钱,只用身边常见的东西,就能造出各种各样的家常用品。

可惜这样优秀的男人,以前在村里人的眼中,却是个“怂人”。而导致乔家阿爹才华被忽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个比自己更会种田,更有钱的大哥。

有时候,有个优秀的哥哥或者妯娌,也是挺让人糟心的事情。

很显然王翠芳还没嫁过来,就已经碰到这糟心事了,本来欢欢喜喜的等着嫁人,却因为见了嫂子一面,将所有美好的憧憬都打破了。

成亲前,王翠芳也是偷偷摸摸的见过季二郎的,毕竟季家哥仨一年有半年多的时间混迹在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只要你有心要看,铁定是能看到的。

跟着阿娘一起赶集的时候,曾经远远的望见过自己未来的相公,看不清楚脸,但是挺拔的身形就已经让少女春心萌动了,有一次阿爹在集市上与他偶遇了,拿回来两条大鱼,说是他送来给家里人补身体的,少女心登时被撩拨得扑通扑通的。

当时他过来提亲的时候,穿着新衣服新鞋子,头发梳得规规矩矩的,英俊得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那一天村里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都谈论着自己这个英俊的未婚夫,大家都说自己有福气,嫁了个好人家,村里的小姐妹简直要羡慕死了。

谁知下定的时候,跟着他来的,除了几个兄弟,还有他的大嫂。

这个仅仅比自己大两岁的嫂子,带着小姑子来看自己,白嫩嫩的小媳妇带着白嫩嫩的小姑娘,两个人水灵得跟两朵小鲜花似的,衣服也是漂亮的裙子,走在人群中,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俩来这一趟,立马在村子里引起了轰动效应,基本上每次提到自己成亲的事情,都绕不开自己未来的大嫂,那个被夸成花一样的人物,据说还是她们村的村花,娘家也是殷实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