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章 四年磨一剑

女兵英姿 江心舟 2715 字 2024-04-23

原来因为她们三人的成绩优秀,所以都得到了学校推荐保研的资格。

但是,蒲英却决定不读研究生,要返回特战旅。

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

除了洪琳、梁菲菲,冯妈妈更是最舍不得蒲英离开南京的人。

不过,宋教授对她的决定,却表示了理解和支持。

事情还得从大二时说起。

那一年,军理工深化了教育和学制改革,允许学员们重选专业,并鼓励大家修读工程和军事双学位。这其实是在为了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培养全能型军官。

蒲英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便趁此机会开始同时修读军事系特种侦察专业的学分。

这样,她的学业负担更重了,体能和军事训练的时间也增加了。

好在她有冯妈妈的后勤支持,在通信工程专业方面有宋教授的辅导,军事指挥专业有冯垚开的小灶,网络计算机方面还有宋磊的补习,这才能够同时修满了学分,并在论文答辩后获得了双学位。

虽然成绩骄人,但是蒲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虽然还可以,但她绝不是菲菲那样的学霸,也不是宋磊那样的天才。

如果自己继续钻研通信专业,只能是一名普通平凡的工程师。这样的人才,在军队里并不缺少。

军队里缺的是——既懂技术又会指挥的复合型指挥员,尤其是女性指挥员!

木兰支队那边早已完成了编制建设,但是担任支队长的史香玉大姐,其带队的水平只是中规中矩,发展的空间不大。辅佐她的李琪和郭亚军二人,又有点缺乏大将风度。

就算即将毕业的陈然回去后,一个人也难以撑起女子特种部队的大梁。

所以,特战旅的老领导们都在盼着蒲英快点回去呢。

蒲英自己当然更想回去,因为那里才是她在军队里的根。

所以,尽管她也很舍不得冯妈妈,蒲英还是决定——为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回到木兰支队去!

ps:

oo三年过去了,这跨度大吧!……今天也算加更了吧,虽然字数少点,那也得算哈……

三年后,初夏六月,南京汤山。

风景如画的青山翠谷里,一辆辆军绿卡车载着设备和作战人员陆续抵达。

很快,一座座迷彩帐篷城拔地而起,为这片宁静的山谷增添了几分肃杀和紧张的气氛。

军理工大学一年一度的实兵实装实爆毕业综合演练,即将在这一带展开。

在联合营地的西北角,一片小树林之间是通信工程学院的营地。在营地中心的通院指挥部军帐的后面,有一个架着高音喇叭的小帐篷,那是通院“战地之声”广播站的所在地。

蒲英正在闷热的帐篷里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对着电脑和播音话筒,用清朗有力的声音,念着今天的宣传稿。

“同学们!

经过大一的‘铸剑’入伍训练,大二的‘淬剑’暑期强化训练,还有大三的‘强剑’下连当兵锻炼,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毕业前的‘战剑’演习!

本次演习,调用了近千台的先进作战装备,并汇集了全校通信、指挥自动化、工程兵、气象和步兵等多兵种30多个专业的1400余名学员,是历届毕业演习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我们全体学员按战斗编成混合编组,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要完成指挥控制、通信保障、工程保障、气象水文保障和战时政治工作等70余个课目的综合演练。

这是对我们四年学习训练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核,也是对军校教育改革成效的一次实战检验,对我们学员个人和学校来说,都意义重大。

同学们,还记得今晚的誓师大会上,校长和政委说的话吗?

政委说,希望我们全体学员,以历届‘桑赛’代表队为榜样——视使命如生命,视考场如战场!在这次毕业综合大演练中。能够适应战场环境,扎实练思想、练作风、练协同、练指挥,不断强化技战术水平,培养和提升个人的领导力、创造力、战斗力。

校长说。学校培养你们四年,能不能成为国之利剑,就看你们在演习中的表现了!

同学们,‘四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让我们昂首挺胸,接受母校和师长们的验收,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考验吧!”

蒲英念完了讲稿,很快又播放起了一首军旅歌曲《时刻准备着》——“有一根弦我们紧绷着,有一种使命我们肩扛着,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有一声号令我们等待着!仰望蓝天大雁飞过,战士的胸怀比海天辽阔。为了母亲幸福的笑容,我们时刻准备着!……”

营地各处正在为演练做各种准备的学员们,听到这充满战斗精神的歌曲,更加精神抖擞、斗志昂扬了。

蒲英一边擦汗。一边看着电脑上传来的联合指挥部的一些最新消息。

忽然,外面先是传来一阵脚步声,后面紧跟着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姐,你说得那么慷概激昂,口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