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英刚到的那天,多吉看到了还主动过来帮她拿行李,并且帮她修理了一下桌椅床铺。
原来他之前是个木匠。小米和陈博家里有什么木工活儿,都会找他帮忙。
在某个晚上,这里下了一场中雨,小米和蒲英的屋子有些漏雨,便请多吉来修屋顶。
说起这木屋顶,真是太简陋了——就是一层三四公分厚的木板上,铺一张防水布,上面再铺上一层泥土。土大约有十公分厚,靠这个来压住木板。为了防止土被风吹走、被雨冲掉,那土里还撒上了从草原采集来的草籽。
蒲英不禁问:“那到了夏天,屋顶上不就成了绿草地吗?应该挺好看的吧?而且还防晒吸热!嘿,这个屋顶种草的主意真好啊!”
小米却唉声叹气起来:“好是好!可我来了两年,这屋顶上面的草,就没好好长起来过!夏天,暴雨冰雹容易把它们冲走打死,冬天下雪更是容易把它们冻死——然后这里还闹老鼠,我这屋顶的木头老被啃掉,所以就老漏雨了。”
啊?怎么会这样?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嘛!
蒲英有点失望,还以为能有屋顶花园呢!
没想到这个木屋太简陋了,环境又太恶劣,再浪漫的想法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根本不能实现。
多吉来帮她们修房子的时候,蒲英也跟在旁边帮忙,顺便学了一会儿木工活。
以她的学习能力,很快就干得似模似样了。
由于她的体重轻,最后还是她爬到房顶上,叮叮当当地钉起了木头,多吉反而给她当起了助手。
小米站在下面看得佩服不已,不禁对陈博做了个鬼脸说:“博士!你看看人家小蒲,一个女孩子,瘦瘦小小的,可是多能干啊!能砍柴背水,会烧饭做菜,还能上房顶钉木头!哪像你啊——一个大小伙子了,还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
陈博用食指顶了顶鼻梁上的眼镜,从容地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不就是想说,我是伪娘,她是女汉子吗?”
“砰——哎哟!”
蒲英手里拿的木头一下子没拿稳,掉了下去,正打在躲闪不及的多吉的脸上。
“哎呀——对不起啊!手滑了一下!”蒲英忙举起手,歉意地说。
“没事没事!”多吉揉了揉脸,又呵呵地笑起来。
蒲英刚才这么失常,是因为意外听到了陈博和小米说话时蹦出的时尚词语——这实在有点颠覆她对严守戒律的僧人的印象。
后来,她才渐渐知道:陈博、小米这些僧人在这里学习,业余生活也不是她想象的那么清苦和枯燥的。
陈博因为有家中财政支持,经常去小卖部买点饼干、水果什么的就不说了,他还有收音机可以收听各种新闻和娱乐节目。而且这里是有信号的,他还可以用手机上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蒲英在军营的生活,恐怕还比他更脱离社会一些。
小米的业余爱好是绣花。她原来在家只会十字绣,现在到了藏区,就学起藏绣了,在蒲英眼中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至于多吉、卓玛、兰泽,自然是天赋的歌舞技能。他们虽然长得不算俊男美女,但是草原上原生态的牧歌唱起来,也很好听。
所以,蒲英这几天在和邻居们的接触中,已经不知不觉中淡忘了初入佛院沟时的压抑和隔阂。
她几乎觉得自己会因为喜欢周围这些有意思的邻居,而喜欢上这个地方了。
其实,金马佛学院也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恐怖,它只不过是一个挺有个性的“大学”罢了。
当然蒲英不会忘记,自己身上还有特殊任务,自己并不是真的来这里观光,体验另类生活的。
很快,随着藏历四月初八(释迦摩尼佛诞生日)的到来,为期八天的会也要开始了。
蒲英知道,她有机会见到任务目标了。
ps:
【谢谢潘潘0955的粉红】oo明天吃年夜饭了哦!
蒲英根本不担心对方能查探出自己的真实身份。
因为她的行李里,都是普普通通再正常不过的东西,根本没有007特工电影中的那些高科技玩意儿。
不是说我们的情报部门造不出来,而是蒲英所执行的任务,根本不是窃取情报资料、也不是杀人越货,所以不需要能发射导弹的跑车、杀人于无形的氰化物香烟、让人意乱情迷的迷幻剂、可摄录窃听的多功能眼镜……那些东西虽然设计巧妙,但是再怎么伪装,只要有心,还是可以看出端倪。
真正有科技含量的东西,往往返璞归真,外观一点都不高端大气上档次。
比如,蒲英随身携带的山寨手机,就是“充话费送手机”的那种白菜价手机。它虽然是阿哥亲自拿给她的,却绝对没有经过技术部门的任何改装——市场上买回来什么样就原样地交给蒲英。
只要蒲英随身带着这部手机,不管她走到哪里,技术部门都可以锁定她的位置。即使手机没有开机,也可以窃听到她周围的各种声音。至于她和别人打电话时的内容,更是可以直接窃听和录制下来。——这些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安全部门来说,真的只是小case而已。
蒲英又有报务员的基本功,还能够通过敲击手机麦克风附近,或是点按手机的按键——输入密码电文。这样她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将情报信息送出去,让对手防不胜防。
而这个手机的外观又实在太普通了,就算她把它直接交给昨晚的不速之客,请他当面验看。估计他也猜不到这手机的附加作用。
这,就是阳谋!
因此,当蒲英发现自己的住所被人刺探过后,反而一点都不担心,更没有告诉小米。
别看小米来这儿都两三年了,她却显然不知道佛学院的水有多深,一直都没有发现什么,只管过着自己潜心学佛的生活。
这倒是个好榜样。
蒲英让自己尽量向小米看齐——每天按部就班地起床、做饭、听课、自修,看到阳光彩霞就乐。看到蓝天白云也笑,天天都很开心地活着!
即使是吃得不好、穿得不暖,过着没有洗衣机、电饭煲、电视机和抽水马桶,提水、砍柴、做饭、打扫各种活儿都要自己去干的原始社会一样的生活,也毫无怨言!
这种贫瘠艰辛的生活,对一般的城市女孩来说,还真是挺受不了的。
但对蒲英这个特种兵来说。倒是和度假差不多了。
于是,她对清修生活的淡定反应,让米思慧和邻居们都对她刮目相看。
他们都以为蒲英天生就有佛性——淡泊、宁静,所以即使她说自己对佛理还一点不通,也不愿剃头,他们还是很快在心理上接纳她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由于佛学院的僧舍并没有像大学一样,划出男女宿舍区,所以蒲英和小米的邻居中,既有喇嘛也有觉姆。既有汉人也有藏人,既有开朗的也有内向的。
藏人来这里学习,一般在生活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来自牧区的普通人,游牧的生活比这儿可苦多了。即使是来自城市和农耕区、原先的生活条件较好的人,既然选择了来这里,自然也有思想准备。所以对吃点苦都能接受。
汉人在这方面就要差得多了。
像小米,最初本来是抱着纯粹的宗教理想来金马佛学院的,自然也知道这里很艰苦,结果到了才知道,真的是太艰苦了!
别的还好说,高原反应和饮食习惯,就是两道难关。小米直到现在还吃不惯酥油和糌粑,总要买米买菜来自己做吃的。
总之,不管是藏人还是汉人,都没见过像蒲英这样的内地女孩——刚来的时候。就对青稞糌粑酥油茶之类的东西吃起来完全没有障碍,就好像她从小就这么吃,吃了很多年似的。
他们也没看见过,像她这样一个瘦瘦的女孩,能背着两三个总重二十多公斤的水桶,上坡下坡地来回跑个三趟!而且是像藏人一样健步如飞。还不会大喘气!
小米直到现在,一次还是只能最多背十斤水,多了就要喘了。
所以,蒲英来了之后,不光是她们屋里背水的活儿都给她包圆了,她还常常顺便帮左邻右舍背上一桶两桶的。
因为蒲英这个“挑水工”太给力了,小米现在每天的洗漱做饭等生活用水,都比以前大大充裕起来。以前小米因为背不动水,就只能大大减少洗澡的次数,差不多一个月才洗一次。现在蒲英刚来,就给她打了水,好好洗了一回。
小米本来想,小蒲每天背那么多水,太辛苦了!那就让她来负责家中做菜做饭和清洁打扫的活儿好了。
那一天,为了感谢蒲英,小米特意买了点新鲜蔬菜,做了一顿“丰盛”的中餐。
蒲英已经吃了几天糌粑了,能再吃到中餐,还是很高兴的。不过她在尝了几筷子菜之后,一声不吭地站起身,去灶边把剩下的食材翻了翻,再切了切,三下五除二地炒了盘青椒土豆丝,端上来。
小米一吃,这筷子就停不下来了,一会儿工夫就把这盘土豆丝风卷残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