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四十多岁模样的妇女,在蒲英面前左冲右撞地也过不去,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拽着蒲英的衣服哭喊道:“求求你,让我进去救救我女子(女儿)吧!她才18岁,刚考上大学啊!我就这么一个娃儿啊!”
蒲英忙扶住女人的胳膊,劝说道:“上面太危险了,等消防员把大石头清理了,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抢救,帮你找到女儿的……可你现在不能过去!”
一边说。她还将自己的雨衣脱下来,给那名妇女披在身上。
可是她的话语和举动,对这位情绪异常激动的母亲。几乎毫无影响。她完全沉浸在女儿罹难的巨大悲痛中不能自拔。
痛苦而焦躁的她,趁着蒲英给她披雨衣的时候,又要起身往警戒线里面冲。
蒲英不顾一切地跪在地上,紧紧地抱住了她。
绝望的母亲突然抓住了蒲英的胳膊,狠狠地咬了下去。
“咝——”剧烈的出其不意的疼痛让蒲英倒吸一口凉气。但她马上咬牙忍住痛,抱着那位母亲的胳膊一动也没动。
“啊!你怎么咬人啊?”蒲英身边的黄韶容惊怒地叫着,拽着那女人的衣领,要把这个已经有些神经错乱的女人拉开。
“不要!”蒲英喊了一声,冲黄韶容摇了摇头。
“你没事吧?”黄韶容分明看到蒲英的眼圈都红了,只是那张在冷雨中显得苍白的脸上。分辩不出哪里是雨水哪里是泪水。
“没事。”蒲英的表情很平静。
她确实流泪了,不是因为被女人咬得疼痛,而是对她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如果被咬一下。能缓解一些这位母亲的痛苦,那么她并不介意。
女人在蒲英怀里又哭又咬,又拍又打,都不能冲过去,她终于放弃了。哭喊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蒲英将刚才滑在地上的雨衣重新给她披上,又抱住了她。轻轻拍打着她的肩膀,直到她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终于,消防队的清石工作完成,开始在房屋废墟淤泥中挖掘救人。
很不幸,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被挖了出来,伴随而起的是一阵阵悲痛欲绝的哭喊声。
那位母亲也站了起来,焦虑地看着前方。
又一具遗体被挖了出来。身穿白色防化服的工作人员,高喊着:“紫色短袖上衣,蓝色碎花短裙,十七八岁,手上还戴了个带铃铛的手镯——谁是家属?”
刚刚围上去的老乡们忽然都散了开来,并向那个刚刚咬了蒲英的女人看过来。
“英子啊!英子,我的女……”女人一下子明白了,哭喊着要往前冲,却突然间眼前一黑,晕倒了。
蒲英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却为遇难女孩和自己同名而有些震惊。
她的心里仿佛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全身的血液也仿佛都凝滞不动了。
那位母亲昏迷前呼唤女儿的声音,还一声声地回荡在蒲英耳边,凄惨得令人心碎。
蒲英只觉得那好像是妈妈在叫自己一样,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但她很快抹了一把眼泪,将女人背到救护人员那里后,转身冲进了废墟里——不停地用工兵锹挖着淤泥,用双手搬开残垣断壁上的砖头石块。
手被磨破了,胳膊给钉子挂了个血口子,她都没有感觉到疼痛,就这么拼命地挖掘着,希望还能在废墟里发现生还者……虽然那希望很渺茫。
其他女兵也是一样,尽其所能地进行着救援,直至消防队的搜救犬过来确认那几间房屋废墟里面再没有生命迹象,才罢休。
此时,女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
但是指挥中心又接到了一个情况通报——在九老峰风景区,有数十名台湾游客被困在高空中的观光缆车上,急需救援。
由于那里的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很大,风景区管理部门的人在营救失败的情况下,请求指挥中心出动强力的特种部队。
军地指挥中心考虑到男兵两个营的抢险工作也很重要,只得命令女子特种兵集训队的人员尽快赶往该地。
由于冯垚带领的女兵大部队,距离事发地点比较远,路上还有塌方,指挥部命令史香玉带领的小分队,也同时前往九老峰,谁先到谁先展开救援工作。
女兵们接到命令后,没有二话,收拾好东西,啃着被雨水浸泡过的压缩饼干充饥,又上路了。
一路行进到堰塞湖附近时,她们突然听到了一阵密集的枪声。
大吃一惊的女兵们,加快了步伐,向前赶去。
【感谢風華櫻櫻的打赏,感谢蕾惜的评价票】ps:台湾游客被困事件,取材自汶川地震。_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015章不辞苦累忙)正文,敬请欣赏!最快更新!
副政委让史香玉临时挂衔,以少尉军官的身份,率领女兵中的志愿者前往支援。
一开始,六十名女兵人人都要上前线救灾。
并不是说她们每一个人的品德都达到了高尚无私的境界,而是在部队受了这么多年教育,基本的认识和觉悟还是有的。
人民危难的时候,就是子弟兵挺身而出的时候。就算是女兵,就算是心里害怕,也不能退缩——否则以后在部队,永远别想抬起头来。
不过,以她们目前的身体状况,却的确不是人人都可以在饥饿了五天后,还能再进行剧烈活动。
首先,像阿娜尔古丽这样正在生病发烧的人,就被史香玉直接排除在外了。
另外,还有不少女兵因为这两天吃了生冷的怪异的食物而发生腹泻,也显然不适宜去救灾。
剩下的,经过大家相互“揭发”排查,将这两天曾经出现过低血糖反应的人,也都排除了。
最后能够出发的女兵,只有三十多人,正好都是平日训练上的尖兵,也算是精兵了。
她们领了工兵锹和绳索,挎包里带了点干粮,就穿上雨衣,冒雨徒步出发了。
目的地是离驻地不远的、位于上游一个山谷里的小镇。那里的人口不太多,灾情情况传出来得比较晚,指挥中心接到通报时,还没有任何救援人员赶到,全靠灾民自救。
女兵们一路急行军,在九里坡岔路口处拐弯后,继续向上游走。
和她们同路的方向上,不时开过许多车辆。有部队军车,有消防武警等兄弟单位的车,也有地方救护车和运送救灾物资的卡车,还有新闻采访车以及普通百姓回乡寻人的私家车。
女兵们的运气有点不太好。一直没遇到一辆可以搭顺风车的空车。
而她们要沿着公路走十多公里再进山,如果全程徒步的话,体力消耗实在太大了,也耽误了救灾时间。
史香玉正打算再把女兵们分成只有人的小组,能搭多少就搭多少地分头行动时,身后的大路上开来了一门火炮。
虽然那绿色的炮身上还盖着毡布,女兵们也认出来,这是一门牵引式的152加榴炮。
这可不是集团军炮团的主力装备啊。
史香玉拦下车子后一打听,才知道是某预备役师炮团也来救灾了。
甭管是谁了,拉炮的大卡车上空荡荡的。除了几名炮兵之外就没人了。史香玉马上提出了搭车的请求。
带队的炮团杨参谋,得知女兵们也是去救灾之后,很爽快地让她们上了车。
史香玉坐在驾驶座的车厢内。和这位杨参谋聊了几句后,才搞清楚了他们出来救灾还把重炮也开出来的缘故。
原来,在白龙江上游的青峰峡中段,有一处山崖在暴雨的冲刷下发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大量的土石树木滚落到峡谷,阻断了江水。很快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堰塞湖。
由于上游的山洪源源不断地流入湖中,还有不停下着的大雨,都使得这个堰塞湖的水位上涨得很快,随时有溃坝的风险。
一旦溃坝,对下游本来已经广泛受灾的沿江村镇来说,更是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必须迅速清理该处堵塞江水的土石方。对这个堰塞湖实施泄洪。但是,依靠人力和大型挖掘机清理,肯定是来不及了。
水利专家提出了一个方案:用火炮向堵塞部轰击。硬给它轰出一条泄洪通道。
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军地联合救灾指挥中心采纳,并马上命令驻扎地离堰塞湖最近的某预备役炮团出动一门火炮。
蒲英等人挤在车斗上时,也和预备役的炮兵大哥们聊了聊。
他们都是退役后再加入预备役的原解放军炮兵,年纪大多在三十岁上下,有长得沧桑点的。看着都像大叔了。
炮兵们个个嗓门洪亮,都很健谈。
只有两名“大叔”例外。他们胸前斜跨八一式步枪。身后是高高堆叠的盖着油布的弹药箱。想来二人之所以不苟言笑,一定是因为看守重炮炮弹的责任重大。
其他几位大叔,则对女兵们问长问短:你们又不是新兵,怎么都没有军衔标志?
蒲英说,我们是超龄新兵。
大叔们也不傻,看出来她们身上的迷彩服不是一般部队的,便又问她们是不是来自九里坡的特种部队?
这下,女兵们就笑而不语了。
大叔们明白了,又惊讶又好奇地问:真的有女子特种兵啊?
郭亚军忍不住说:当然有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大叔们叹气:哎,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这年头,男孩越来越娘们,女孩越来越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