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节 请君入瓮(1)

再者说了……

张恒还是有所把握,才会在不知道自己所要找的人的性格的情况下,就开始谋划。

这场骗局的关键,就在于七分假,三分真。

“兄既读过圣贤书”可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张恒试探的问了一句。

孔夫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张恒,跟君子打交道那就讲大道理,扣帽子,跟小人相处,则用利益就可以了。

“然!”李成点点头,看着张恒,不明白张恒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但他还是道:“在下幼时家境还好”家父请了一位师长教授了些圣人书……”

“那现在有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兄可愿去做?”张恒用着开玩笑的语调道,顿了顿,他补充道:“当然,此事,兄也可得不少好处”至少荣华富贵”是少不得的,甚至就是封侯也未可知!”

“如有此等名利皆得之事”某便是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李成被张恒的这句话逗笑了。

他是什么人?

习文文不成,学武武不就,后来学方士也只学了点皮毛,只能哄哄阳陵的土财主,在茂陵的那些稍微精明一点的人眼中就要露馅。

所以,他也就将这个当成笑话了。

现如今,他只想好好侍奉在老母身边,照顾侄子”把侄子抚养成才,就心满意足了。

“果真?”张恒笑问。

“果真!”李成点点头,扪心自问,若真有这种机会,李成傻了才不干。

只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岂是他这种人所能碰到的?

“那好,李兄附耳过来”,张恒笑着道。

李成便起身走到张恒面前”张恒在他耳边说了一阵,李成的脸色渐渐凝固起来。

“张先生,这”,李成摇了摇头:“先生这是在消遣在下吧……,在下自知自己的技术,万万是不敢在圣天子面前显露的!”

张恒笑了一声,道:“李兄听说过寿宫仙君故事吗?”

李成点点头:“前辈高人的典故,在下当然听过,只是仙君的本事,却非在下所能企及的!”

张恒顿时乐了。

张恒跟霍光、张安世关系都不错,因此”可以查阅那些被深藏在宫廷档案中的文档。

寿宫仙君的事情,虽然鲜为人知,但是,查阅了文档以后,张怛差不多就知道那位的行事了。

不过就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而已。

只是那位仙君极有自知之名,善于做戏”因此让刘彻深信不疑。

“李兄稍安勿躁,且听我说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兄再考虑不迟!”张恒笑了一声,就将他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情节,稍稍修改以后”简短大体的和李成说了一遍。

光怪离奇的故事,还有神仙参与人间争斗的情节,让李成听的目瞪口呆。

“这故事是真的吗?”李成满脸的震撼”整个人都呆住了。

张恒摇了摇头,从身上取出一本厚厚的用白纸装订成的书,道:“这是在下无聊乱写的一个神怪故事,李兄若觉得在下的办法还可行,就拿去看完以后背熟!”

这本书是张恒这些天晚上回忆和默写的成果。

后世看过的那个电视剧,毕竟时间久远了,许多剧情都印象模糊,张恒不得不自己加了些情节进去,同时对故事进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当代的社会背景。

譬如里面的西方教,就跟印度的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了,纯粹变成了本土的一个产物。

李成接过书,心中却是犹豫不决。

毕竟,要去忽悠天子,他实在是难以决断。

这事情一个不好,就要丢掉项上人头的!

“李兄可知,在下为何要行此策?”张恒见了,索性跟李成摊牌,道:“实在是为了天下苍生啊”李兄有所不知,陛下欲御驾亲征匈奴,此事”若成,苍生幸矣,但若有个什么闪失”吾等却有右衽被发之危!”

“请李兄相信,此事,必是万无一失的!”张恒说着,就从怀中拿出一个用帛布包着的东西:“有了此物,天子必信兄得一切〖言〗论!”

张恒将帛布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