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事多变

如此显而易见的事情,就连侯三这个不识字的大老粗都看懂了,唐城不信指挥部里那些整日里摆弄地图的家伙们不知道。唐城最厌烦的便是陷入无目的的派系争斗当中,所以自从来了曼德勒,他才会严令侯三等人不得随意外出招惹是非,他只想做一个纯粹的军人,能护得黄汉举安全的返回昆明家中。

“刚刚得到的消息,同古丢了,200师奉命突围。”从曼德勒城里返回的黄汉举脸色明显不是很好,唐城也被黄汉举带回来的消息震了一把。虽然在得知指挥部准备在平满纳地区组织兵力和日军主力决战的时候,唐城便知道200师从同古的撤退只是时间问题,可当他真正得知200师奉命从同古突围的时候,还是被这个消息给惊着了。

3月16日,北上日军开始轰炸同古,3月19日,200师首次与日军地面部队接触,由于缅甸交通线不断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再加上英方的消极延误,后续部队始终没有按原定计划到达同古支援200师。连续坚守同古10天后,实际已经成为孤军的200师内缺粮弹、外无援兵,并且还要面对4倍于己的敌军包围。指挥第五军的杜聿明审时度势,下令200师于3月29日晚从同古以东突围。3月30日,日军进城后才发现同古是一个空城,在同古保卫战中,200师共歼敌5000余人,重创日军第55师团,但自身亦伤亡高达2000余人。

唐城一个人在房间里躲着连抽了几支烟,这才从黄汉举带回的这个消息中缓过神来,“午饭之后,召集兄弟们去会议室,有些事情该是早作准备的时候了,正好我也有些话要跟大家说。”走出房间的唐城叫来了侯三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径自去找了黄汉举,有些话,他要先跟黄汉举说明白。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大战亦如唐城所期待的那样发生的突如其来,日军大举入侵缅甸之后,日军55师团于3越6日,在勃固附近粉碎英军第7装甲旅的反击。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见败局已无法挽救,下令进行破坏后,撤出仰光,英印军3000余人撤往东吁,按照中国远征军先期的部署,第5军先遣第200师抵达东吁接替英军布防。

英军败退之后,日军又经过一番激战,于3越8日全面占领仰光并肃清仰光周边的抵抗武装。占据了仰光这个优良港口,日军的军舰便能就近对入缅日军部队提供补给,而此前被日军击退的英军部队早已经失去了迎战的能力,只能一步一步的向印缅边境后撤。

3月6日正是唐城等人赶到畹町的日子,日军3月8日攻占仰光的时候,唐城他们才堪堪赶到曼德勒,加之黄汉举并不被第五军军部的人看重,所以这个大新闻直到3月11日,美陆军中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奉命入缅赶到曼德勒指挥中国远征军配合英军作战的时候,偏居曼德勒城外的唐城才知晓仰光已经被日军攻占的消息。

随着战事的发展们越来越多的中队开进缅甸,第5、第6、第66军,前后共计超过10万余人已经按照原定计划被调入缅甸。日军占领仰光之后,随即兵分三路北进,其作战计划以一路追击撤退的英军,侵入米内瓦,直趋卡原里,占领仁安羌油田,截断英军退路。一路攻占同古,进逼曼德勒,围歼远征军主力。一路由同古东进东枝进攻腊戍,北进八莫、密支那,试图一举截断中队归路。

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根据以上敌情,与中、美三方协商决定,对中、英在缅甸部队,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铁路为界,由铁路以东至泰国边境,为中国远征军防御地区。铁路以西,为英军防地。中、英两队,分三路布防迎敌。并计划在彬文那至曼德勒地区,与日军会战,以达到围歼敌人主力部队的目的。

按照中、英、美三方会谈制定出的作战计划,西路英军2个军,辖:第1、17、36师、第63旅、第7装甲旅等部队4万余人防守卑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区,防止敌人北进。中国远征军部队也相应的做出调整,第5军为中路军,其先头部队第200师到达同古接替英军第1师防务,防守同古,该军担任同古以北铁路线两侧和正面防御,军部设于漂贝。

新22师、第96师则集结于曼德勒东北地区作为远征军机动兵力以备不时之需,远征军第6军为东路军,军部设于雷列姆,暂编第55师,进驻垒固地区。第49师,布防于孟畔地区,第93师,布防于景东地区,防止降日泰军从东进攻,及掩护第5军左侧背。原先已进入景东的刘观龙支队,进驻孟勇芒林等地,远征军第66军,被布置在曼德勒至腊戍之间,做为远征军保卫后路的机动部队。